耶稣圣体婢女会修女在德国扶助难民并提升其尊严
桑德拉·弗里德里希(Sandra Friedrich SJE)修女和佐伊斯(Christine Seuss)
当许多地方对移民的恐惧加剧时,耶稣圣体婢女会修女决定在难民群体中践行她们的神恩。难民们必须面对显而易见的诸多困境:不确定的未来、恐惧、排斥、过高的要求、工作的禁令、获得教育资源不够、与家人分离、创伤、语言障碍、缺乏对文化的了解,以及种种限制……
其中每一个问题,单独拿出来,都足以动摇健康的自信心。有些人甚至陷入绝望,尤其是在他们不被接纳,并且即将被遣返回一个对他们而言意味著死亡的国度时。
这些人会向桑德拉(Sandra Friedrich)修女求助。一位母亲曾对她说:“在很多地方可以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如果遇到真正的难题,我就会让人们来找你!”这位母亲的遣返日期已定,但她最终成功留下了。“当无人能帮你时,你需要主,祂与你同在!”一位非常担心自己家人的穆斯林难民如此说。
每个人都期盼能从绝境中找到出路,但希望之路并不总是存在。即使局面无法改变,那些前来求助的人离开时也会感到鼓舞、满怀感激,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困境已被倾听,如今便把一切交托在天主手中。
桑德拉修女是一位“希望的朝圣者”。在这些境况中,她试图在某种程度上踏上受助者的恐惧之路,鼓舞和启迪那些向她求助的人,改变他们的心态,并通过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处境,使他们具备自主行动的能力。
这一切需要对其他文化和不同思维方式保持开放,要有明确的法律意识以及充分认识了解官员的职责。随后,凭借极高的敏感度,她能够在难民的世界、德国的现实与官僚行政要求之间进行协调。有时候,圣神就是最好的解读者!
在谈到国际合作,耶稣圣体婢女会的创始人——真福乔治·马图莱蒂斯主教(Beato Mons. Georg Matulaitis)是一个典范。20世纪初,他在战火蹂躏的东欧地区开展了援助行动,始终面向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无论其出身如何。他始终关心各民族在多样性中的团结,并重视他所在教区内所有语言和传统的发扬。正因如此,他为推动和平与和解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桑德拉修女通过援助难民,希望消除滋生暴力和仇恨的土壤。她认为:被宽恕的人不会以怨报德;受人恩惠者懂得感恩回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能善度生活。宽恕与和解之路至关重要。在咨询过程中,她多次强调这一点。
人们深切渴望亲近天主。然而在德国,好像人们都不谈及天主,正如一位难民所说:“为什么德国人从不谈论”祂?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天主在耶稣基督内变成可见且可触摸的,祂就是每天人们在感恩圣祭中所领受的。
在看到办公室里绘制的七端慈悲哀矜图像时,一位虔诚的穆斯林因自身安全问题忧心忡忡,他坦言道:“这就是圣战,天主所期望的圣战:给口渴的人水喝,探望病人,埋葬死者……”桑德拉修女同意他的看法。在与求助者开始交谈前,她心里有些紧张,担心这些人不被这个国家接纳。随后,她因获得这信任的恩典,并且能够毫无畏惧地接近他人、倾听他们,而不是筑起隔阂的高墙,感到非常高兴。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和平进入了世界。耶稣圣体婢女会修女的这项工作,是对教会走向社会边缘、传播信仰之光的使命的贡献。
该中心设立在霍夫市、霍夫区的明爱会内,由巴伐利亚内政部和明爱会自身的资金提供资助。然而,由于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此类求助中心在整个德国社会福利体系中都面临被削减的风险。这令许多人陷入困境并给社会带来困难。
未来掌握在天主手中,而我们可以参与祂的工程。作为耶稣圣体婢女会的成员,祂的手引领我们走向每一个祂奉献牺牲的地方,并使破裂之处重新得以合一。这就是活生生的圣体奥迹,它始于感恩祭的礼仪庆典,并渗透到我们整个的生命中,无论我们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
链接网址:www.vaticannews.cn
订阅电邮新闻:http://www.vaticannews.cn/zh/newsletter-registra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