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宗方济各周三公开接见 教宗方济各周三公开接见 

教宗公开接见:做基督的见证人,克服自我封闭

教宗方济各在周三的要理讲授中强调团体分辨的重要性,提及基督徒团体的基因中本身就拥有的“共融”与“自由”,这让信友不畏惧差异,不贪恋财物和恩典,不怕成为生活的天主的见证人。教宗也特别问候了在朝圣人群中的香港六大宗教领袖代表团。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6月12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特别问候了由香港教区汤汉枢机率领的香港六大宗教领袖访问团的全体成员。

教宗在接见活动时继续以《宗徒大事录》为主题展开要理讲授。教宗指出,这本书“肯定让我们看到了福音的旅程,福音如何不断地超越又超越,但一切都始于基督的复活。”

教宗说:“基督复活是新生命的泉源,宗徒们知道这一点,服从耶稣的命令,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坚持不懈地祈祷。他们紧紧围绕著圣母,加强彼此的共融,以准备领受天主的德能。”教宗讲到这个最早的门徒团体大概是由120位弟兄姐妹组成的,其中的数字12 象征著以色列民12支派,也是教会的象征。耶稣也拣选了12位宗徒,在耶稣受难后,主的宗徒不再是12位了,其中的犹达斯因出卖耶稣而离开了这个宗徒团体。

教宗解释说,犹达斯从开始就离开了与耶稣和其他人的共融,独自行事、自我孤立,贪婪金钱甚至为金钱而利用穷人,丢失了无偿与自我奉献的视野,以致允许骄傲的毒素侵蚀他的思想和心灵,变成“领导逮捕耶稣的”人(宗一16)。他自负地要自我拯救,结果丧失了自己的生命。他不再全心全意地属于耶稣,离开了与耶稣及其他宗徒的共融,他不再作主的宗徒而是把自己置于主之上。犹达斯选择了死亡,其他11位宗徒却选择了生命和祝福,承担了历史责任,把这生命和祝福从以色列民族传到教会,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然后,教宗提到圣史路加让我们看到如何治愈团体的创伤,也就是由谁来填补这个缺位。伯多禄指出的条件是,新成员必须从一开始就是耶稣的门徒。这个12人团体需要重建,团体共同分辨的实践就开始了,这个分辨就是在合一与共融的视角中用天主的眼光看待现实。随后,整个团体这样祈祷:“主,你认识众人的心,求你指示,这两个人中,你拣选了那一个,使他取得这职务的地位......犹达斯放弃了这职位”。(宗一24-25)因此,12位宗徒组成的团体重新建立起来了,它是共融的标记,共融胜过了分裂、隔离和私人利益绝对化的心态,共融是宗徒们贡献的第一个见证。耶稣曾说:“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十三35)

《宗徒大事录》中的12位宗徒表现出了主耶稣的风格,他们是基督救赎工程的可信见证人,他们没有向世人展示自己而是向世人展示了另外一位,他是谁呢?是主耶稣。宗徒们选择了在复活的主统治之下的弟兄共融生活。

教宗最后说,我们也需要重新发现见证复活的美丽,走出自以为是的态度,抛弃把持天主恩典不放的行为,同时也不要陷于平庸。宗徒团体的重建显示出在基督徒团体的基因中本身就有“共融”与“自由”,这使得基督徒不畏惧差异,不贪恋财物和恩典,不怕成为天主的见证人。

2019 June 12,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