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寄语青年:天主对你们有所期盼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为教宗府讲道神师坎塔拉梅萨枢机的新书作序。这本新书题名为《方济各,使人欢笑的天主之人》(Francesco il guillare di Dio),内容是跟随亚西西圣方济各的和平弟兄(Brother Pacificus)讲述的故事。
圣父教宗首先阐明,这本书是为有所追求的青年而写的。因此,教宗渴望赠予他们及所有青年一番充满尊敬和信任的话语。教宗指出,许多人或许读到福音中耶稣的这段话时,会心生疑惑,即:「你们求,必要给你们;你们找,必要找著;你们敲,必要给你们开,因为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给他开。」(玛七7-8)
教宗表示,「这些美好的话语满载了伟大而费力的许诺。然而,我们应当问自己:我是否认真对待这些话语?如果我恳求天主,祂真的会俯听我的请求吗?我要是寻求祂,会找到祂吗?假如我敲门,祂会替我开门吗?经验似乎偶尔会否定这个承诺,不是吗?这些话到底可不可信?它们会不会跟我听到的其它许诺一样,导致幻灭和失望呢?」
教宗由此想到,《圣经》的另一段经文能深入启发上述的疑惑。《耶肋米亚先知书》写道:「寻找我,必找到我,因为你们是全心寻求我。我必将我自己显示给你们。」(廿九13-14)教宗解释道,「天主的确让人能够找到祂,但是唯独那些全心寻求祂的人,才找得到」。
接著,教宗列举了耶稣与人相遇后、许诺实现的例子。比方说:坚持到令人不胜其扰的寡妇、渴求真理的尼苛德摩、怀有信德的百夫长、在纳因城痛哭的寡妇、想要痊愈的癞病人,以及渴望治好失明的巴尔提买。对这些人来说,「寻找答案成了至关重要的事」。他们每个人都有权利高呼《圣咏》第63篇:「天主,祢是我的天主,我急切寻觅祢;我的灵魂渴慕祢,我的肉身切望祢,我有如一块干旱涸竭的无水田地。」
同样地,「一个人若能全心寻求,假若天主对他的重要性有如水源之于荒漠、大地之于种子、太阳之于花朵,那么他必能找到天主」。与此同时,这也尊重了我们的自由,因为信德并非自然而然地赐下,却与我们的投入有所关联。信德「要求你亲身参与、全然投入」。「它是一份需要加以期盼的恩典;在本质上,它是需要被爱的天主圣爱」。
有些人也许寻寻觅觅,却找不到天主。为此,教宗问道:你对天主的渴慕有多强烈?「卯足全力、用心寻求祂,祈祷、恳求、呼唤、呐喊,而祂,正如祂已许诺的,将被找到」,因为「上主希望你寻求祂,好让祂能找到你」。教宗引用纳齐盎的圣额我略(Gregory of Naziansus)的名言:「天主渴望被渴慕。」(Deus sitit sitiri.)对此,教宗阐述说,「天主渴望我们渴慕祂」。当我们心怀这份意愿时,祂便能与我们相遇。
假如祂今天敲了你的心门,又会如何呢?教宗表示,「上主召叫我们时,不希望我们有所妥协或迟疑,而是做出彻底的回应」。教宗在强调回应天主召叫的重要性时,提到了远近驰名的「诗王」威廉(William of Lisciano)遇见圣方济各的经历。威廉的这个事迹类似于圣保禄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被一道强光击倒在地的经验,这位鼎鼎有名的「诗王」为圣方济各的圣德而深感震惊,立即放弃俗世生活。在那一刻,「一个全新的人诞生了」:他不再是诗王威廉,而是成了和平弟兄(Brother Pacificus),内心洋溢著未曾有过的平安。从那天起,他全然献身于上主,成了圣方济各的一名亲密伙伴,见证了信德之美。
教宗方济各邀请青年阅读这本新书,并表示「天主从未停止召叫」,祂孜孜不倦地前来与我们相遇,如同寻找迷途小羊的牧人,如同掉了钱后、在房屋里点灯找钱的妇人,如同父亲寻找孩子那样。教宗指出,「唯有当你减少对其它事务的依赖,增进你最深的渴求,你才会听见它在你内并在你周围高声而清晰的呼唤」。
天主一直有耐心地等待我们做出圣母玛利亚那样的回应:「看!上主的婢女,愿照祢的话成就于我罢!」(路一38)教宗最后总结道:「你如果有勇气放下安全感,向祂敞开自己,一个崭新的世界就会为你而开;而你本身则会成为照亮他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