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南苏丹:愿贵国如尼罗河汇流,重新发现相遇的奥妙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2月3日「以和解的朝圣者」的身份来到了南苏丹,当天下午在该国总统府花园会见了民政当局、公民社会和外交使团代表。教宗表示,在聆听了该国人民因暴力、动荡、贫困和天灾而发出的哭喊声后,他与圣公会坎特伯里总主教和苏格兰教会领导人一起展开了这次「和平的大公朝圣之旅」。
南苏丹共和国是个年轻的国家,成立于2011年。教宗从「共和国」一词的拉丁文意义(res publica)出发,强调「国家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国家的最高负责人理当「为公共福祉效劳」。因此,「权力的目的是为团体服务」。「天主赏赐给这片土地的丰沛资源,绝非少数人独享的特权,却是供所有人使用。经济复苏计划应当符合财富公平分配」的原则。共和国生活的另一个要点是「民主发展」,以确保行政权、司法权和立法权的分立,以及人权受到法律的保障。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一进入南苏丹平原,就适合于航行。教宗藉著这个图像,祝愿南苏丹从首都开始走上「和平与和解的进程」,「推进和平协议及路线图」,「重振希望」。「愿每个公民都能理解,现在不再是跟著仇恨和部落主义等恶水随波逐流的时候,而是一起航向未来的时刻」。
教宗接著指出,尼罗河的交汇教导我们要「互相尊重、彼此认识和交谈」。走出暴力、愤怒、怨恨的唯一方法,即为「相遇」:「接纳他人是我们的弟兄姊妹,给予他们空间,甚至懂得退后几步。这是和平进程的关键态度,也是提升社会凝聚力的必要态度」。
这个年轻的国家需要重新发现「相遇的奥妙、同在的恩宠」。该国人民应当超越差异,携手前行,如同尼罗河那样,「交汇的支流增进大河的富饶」。
然而,河水也会泛滥成灾。教宗念及这片土地上许多洪水灾民,向他们表达关怀,呼吁「切莫让他们缺乏适当的援助」。
天灾说明受造界受了伤,所以「生命之泉会变成死亡威胁」。教宗表示,我们「务必高瞻远瞩地照料受造界,顾及后代子孙」,特别是要「打击那出于贪婪的滥砍滥伐问题」。
为了避免河水泛滥,河床必须保持干净。同样地,为了确保社会生活的河水干净,就必须「与腐败作斗争」。第一要务是「消除贫困」,那是「仇恨、分裂和暴力的温床」。「一个文明的国家迫切需要照顾其公民,尤其是最脆弱、最弱势的人」,例如流离失所者。
再者,另一个「避免生命之水变成死亡危险」的关键在于修筑堤坝,人们的和睦共处也是如此。第一座要修筑的堤坝是阻止「武器的输入」。社会生活之河的其它堤坝包括:适当的医疗卫生政策、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扫盲和教育。教宗强调,读书识字是南苏丹的儿女「唯一能掌握自己未来的方法」。
教宗最后还是用尼罗河的图像来鼓励南苏丹:正如尼罗河流经其它国家、河流不分国界一样,南苏丹也要跟其它国家,特别是邻近国家建立良好关系。「我也想到国际社会对贵国的宝贵贡献:我对那些旨在促进和解及发展的努力表达赞赏。我坚信,为了作出有益的贡献,实际了解形势演变和具体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结束这次会晤以前,教宗恳求天主赐给南苏丹「和平与繁荣的新时节」。
链接网址: www.vatican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