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殉道聖人是當今青年的楷模
(梵蒂岡新聞網)“我將牽著你的手。若我們要為耶穌而死,我們將手牽手一同死亡”。這是烏干達加祿·盧安加(Carlo Lwanga)向14歲的基齊托(Kizito)說的最後幾句話。他們倆和其他同伴,不管是天主教徒還是聖公會信徒,於19世紀末在烏干達迫害基督徒期間被仇教者殺害。
在盧旺達服務的熙篤仁愛女修會的皮瓦(Patrizia Piva)修女向本新聞網講述這些殉道者時說,加祿·盧安加和他的同伴,許多年前在仇恨信仰的環境下殉道。他們對烏干達人民,尤其是青年標示出一條重要的道路。展望今天,在尋找物質和精神發展的烏干達,需要重現發現希望和奉獻的理念,以應對當前的挑戰。
加祿·盧安加和殉道同伴的殉道事件是在布甘達國王姆旺加二世的統治下,於1885年11月至1886年上半年發生的。尤其是加祿,非洲傳教會會士們宣講的福音和見證深深地打動了他。年少的加祿皈依了基督信仰,他於1885年在宮廷擔任侍衛長。從那一刻起,他就成了其他人生活行動的指南,特別是為新領洗者,他支持和鼓勵他們的信仰。
最初,姆旺加二世友善地接納了加祿,可是後來,在當地巫師煽動下,國王開始對基督徒加以十足的迫害。1886年5月25日,加祿·盧安加和其他同伴被判處死刑。
為了加重他們的痛苦,國王決定讓他們到離王宮到27英里以外的納姆貢戈接受死刑。這段路程成了真正的“苦路”。一路上,加祿和其同伴遭受兵士的各種折磨,以試圖讓他們放棄信仰。在這8天的路程中有不少人去世。
6月3日,倖存者筋疲力盡地抵達納姆貢戈山丘,在那裡等待他們的是火刑。加祿和他的同伴們,以及一些聖公會信徒,被活活燒死。他們一直祈禱,為結出碩果的信仰作出光輝見證。
本篤十五世教宗冊封加祿和其同伴為真福。保祿六世教宗在梵二大公會議期間,於1964年10月18日冊封他們為聖人。1969年,這位教宗前往烏干達訪問,祝聖了納姆貢戈朝聖地的主祭台,該朝聖地是在這些聖人殉道的地方修建的。聖堂的形狀讓人想起非洲傳統的茅舍,22根圓柱象徵著22位天主教殉道者。
2015年11月28日,教宗方濟各在烏干達訪問時在同一個朝聖地主持了彌撒聖祭。彌撒前,他先探訪了紀念烏干達聖公會殉道者的教堂。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說,“今天,我們懷著感恩的心紀念烏干達殉道者的犧牲,應把他們愛基督和祂的教會的見證傳到地極。我們也紀念聖公會殉道者,他們為基督而死,為‘流血的大公運動’作了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