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歷史上的主教和總統:馬卡里奧斯三世
(梵蒂岡新聞網)馬卡里奧斯三世被認為是塞浦路斯當代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既是東正教主教,也是塞浦路斯島國的首任總統。原名米哈伊爾·克里斯托都婁·牟斯寇斯(Michaíl Christodulu Mùskos),1913年8月13日生於帕福斯區的帕納亞。13歲入基科斯(Kykkos)隱修院,在尼科西亞完成培育後於1938年8月7日被祝聖為執事,取名馬卡里奧斯。同年,他開始在雅典大學攻讀神學和法律,於1942年畢業。1946年晋鐸,後在波士頓學習社會學和宗教學。1948年他被選為基提翁(Kítion)主教,兩年後擔任塞浦路斯總主教,即塞浦路斯東正教的首領,名號馬卡里奧斯三世。當時,塞浦路斯島是英國的殖民地,82%為希臘人,18%為土耳其人。和許多希臘裔團體的公衆人物一樣,他也積極支持塞浦路斯與希臘合併,為此,他成了40萬希臘裔塞浦路斯人運動的領導者。馬卡里奧斯熱情地接受了總主教和民族領袖的雙重角色,並成為希族塞人中非常受歡迎的人物。然而,反對塞-希合併的有土耳其人,他們想要一個分裂的塞浦路斯;支持在英聯邦內建立自治國家的英國人也如此,他們意在維持自己在島上的軍事基地。
塞浦路斯共和國第一任總統
1955年8月20日希臘要求聯合國將自決原則應用於塞浦路斯人民。馬卡里奧斯支持這一倡議,但島上的土耳其裔在土耳其的支持下反對這一提議。與此同時,“埃奧卡”組織(EOKA,塞浦路斯全國戰士組織)發起了一場反英恐怖主義的軍事行動,有上百人遇害。馬卡里奧斯總主教被視為叛亂活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英國總督約翰·哈丁嘗試調解,但馬卡里奧斯被認為與希臘人的叛亂有關,談判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就中斷了。由於被英國當局懷疑,1956年3月9日他被流放到塞舌爾的馬埃島。一年後獲釋,但被禁止重新進入塞浦路斯。馬卡里奧斯到達雅典後,再次嘗試促進塞浦路斯與希臘的合併,參加聯合國大會,為人民的自由而努力。但是,在康斯坦丁·卡拉曼利斯(Constantine Karamanlis)的總統任期內,希臘放棄了合併計劃,轉而支持塞浦路斯獨立,而島上的情况每况愈下。1958年12月,希臘、土耳其代表開始就塞浦路斯問題進行直接會談;雙方第一次討論塞浦路斯獨立的想法,隨後,兩國與英國一起就塞浦路斯共和國的獨立問題達成了協議。在這期間,馬卡里奧斯也參加了各種會談。最終於1959年2月19日,根據《蘇黎世條約》通過了塞浦路斯的獨立。同年3月1日,馬卡里奧斯返回塞浦路斯,他的聲望並沒有消退,12月13日,在第一次總統選舉中,他贏得了2/3的選票,成為國家元首。他與土耳其和希臘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與倫敦保持良好關係,成為英聯邦的一部分。他致力於希臘和土耳其兩個族裔的融合。然而,衝突並沒有减少,暴力愈演愈烈。
最艱難的歲月和他的去世
1964年3月4日,聯合國授權向塞浦路斯派遣維和部隊,但情况並沒有好轉。艱難的歲月接踵而至。1968年,在新一屆的總統選舉中,馬卡里奧斯再次當選,獲得96%的選票。馬卡里奧斯表示無法通過武力解决塞浦路斯問題,而需要聯合國的介入。他還補充說,夢想一個統一的國家,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權利。但在1970年代初期,塞浦路斯遭遇了恐怖主義;被稱為“EOKA-B”的民族游擊隊宣稱對最初的幾起恐怖襲擊負責。後來,又誕生了三個支持塞浦路斯與希臘的合併的政報。所有這些都削弱了馬卡里奧斯的政策,此外,1972年春天,他也不得不面對島上三位主教的發難。他們要求他辭職,聲稱他的世俗職務違反了教會法。馬卡里奧斯撤除了三位主教職務,將主教人數增至五人,從而削弱了各自的權力。1974年,希臘與塞浦路斯的關係一落千丈:馬卡里奧斯試圖擺脫對雅典的控制,而雅典方面則於7月15日發動了政變作為回應。總統不得不離開塞浦路斯前往倫敦,在那里向聯合國發出呼籲,報告這一事件。與此同時,土耳其登陸了北海岸,並在島上建立基地。在這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雅典支持的軍政府瓦解,塞浦路斯成立的政府也是如此。在合法政府恢復後,馬卡里奧斯仍留在倫敦,認為情况會有變。事實上土耳其軍隊仍然從北方入侵塞浦路斯,擴大已經征服的基地,永久占領了該島的北部。馬卡里奧斯於1975年初返回塞浦路斯,聯合國認定自稱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為非法,承認1968年民選的總統為島內唯一的合法政府。馬卡里奧斯繼續為島國的統一而戰,但1977年8月3日因心臟病發作而去世。在尼科西亞聖若望主教座堂舉行的葬禮中,來自52個國家的182名代表和25萬民衆向他告別,這在當時幾乎是塞浦路斯的一半人口。按照他的遺願,馬卡里奧斯被安葬在基科斯隱修院附近的特羅尼山上。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