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亞納養老院——希望之地
烏莎·瑪諾若瑪·蒂爾凱(Usha Manorama Tirkey)
大約五年前,阿洛伊西亞在與遠在國外的女兒通話時,執意讓她回家。從她啜泣的聲音中,可以察覺她內心的痛苦與絕望。她擔心自己臨終前無法見女兒最後一面。
她生病已大約兩年,曾接受多位醫生的治療,然而病情卻持續惡化。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對此疾病的認識有限,無法提供針對性的治療。家庭經濟拮据,無力將她送往醫療條件較好的醫院接受治療。因此,隨著病情日益加重,她的絕望感也愈發強烈。
母親的嚴重病情讓女兒憂心不已。她開始尋求解決辦法,並聽從他人的建議。當時,擔任聖亞納孝女會總會長的沃恩修女建議她,將母親送往該修會管理的養老院。如此,她的母親便被安置在烏爾哈圖的養老院。
在養老院的新環境中
在新的養老院裡,阿洛伊西亞發現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環境。在這裡,她結識了許多因各種疾病而飽受折磨的人,護士和工作人員日夜隨侍在側,不僅細心照料她們的生活起居,還耐心陪伴,給予溫柔的關懷。尤其在這裡,阿洛伊西亞感受到了一種充滿祈禱的氛圍,這樣的氛圍讓人即便身處苦難,仍能重燃希望,找回內心的喜樂。
負責養老院事務的聖亞納孝女會的修女們,格外關注病患的身心安適,並給予他們靈性的慰藉。
自養老院創立之初便一直在此服務、如今擔任養老院負責人的雅琴達·克爾克塔(Jacinta Kerketta DSA)修女,很細心地照顧所有的住客。她不僅關注病患和貧困者的物質需求,還十分注重對她們的靈性關懷。她肯定地說:「該中心的成立是基於當時的需求,專為病患、無助者、老人、無依無靠者和殘疾人敞開大門,以便他們能夠找到生活的勇氣。」
基督信仰的希望
12月4日,雅琴達·克爾克塔修女在接受梵蒂岡新聞網電話採訪時表示,該中心為住院患者提供多方面的幫助,包括散步、娛樂活動、心理諮詢、護理服務、祈禱等。在這裡,人們能夠安靜地生活。一旦她們的健康狀況有所改善,有些人會返回家中,而另一些人則繼續留在護理中心。
三年後,住在意大利的阿洛伊西亞的女兒與母親團聚了,她不停地感謝天主。儘管母親愈發虛弱,她的臉上卻洋溢著滿足的神情,面帶微笑,沒有一句怨言,她表示希望回饋那些無私照顧她的人,向他們表達感激之情。她躺在床上,雖已無力行動,但微弱的雙唇仍在祈禱中顫動。這正是基督信仰所結出的希望之果。正是這份希望,引領她在基督內尋獲了生命中最珍貴的寶藏。
希望的朝聖之旅
在聖亞納養老院,阿洛伊西婭並非唯一一位在這裡找到希望並安然離世的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在這片寧靜之地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如今,這裡已成為眾多老年人、身患絕症者及因孤獨而倍感失落者的家園。給予他們新的希望,陪伴他們在人生希望的朝聖之旅中前行,這就是養老院的使命。
聖亞納養老院由蘭契的聖亞納孝女會的修女們於2016年創立,以回應當時社會的需求。自那時起,修女們便通過這個中心,不斷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無私的服務。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訂閱電郵新聞:http://www.vaticannews.cn/zh/newsletter-registra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