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邪惡如同咆哮的獅子,但耶穌救我們免遭其害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5月15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兩萬人不顧陰雨聆聽教宗講話。在要理講授中,教宗省思了《天主經》的最後一句呼求“但救我們免於兇惡”,闡明在世界和我們自己的心中彌漫著兇惡,但這不是天主的作為,而是邪惡悄悄地進入人類歷史中的坎坷經歷。
在接見活動開始時,教宗乘著白色座車來到廣場,他旁邊還坐著8位男女兒童,他們頭戴白色小帽,身穿藍色或白色衣服,上面寫著教宗針對移民的四點指示:“接納、保護、促進和融入”。這些兒童隨著他們的親人於幾個月前從利比亞乘船前往意大利海岸,4月29日獲得人道救援,目前住在羅馬近郊的天主教運動中心。
教宗在要理講授中,首先解釋“但救我們免於兇惡”這句祈禱文的含義說,誦念《天主經》的人不僅祈求天主不讓自己陷於誘惑,也呼求祂讓自己免於兇惡,因為惡的存在使我們受到了威脅。
“事實上,基督徒的祈禱並不是閉上眼睛無視現實生活。《天主經》是子女而非幼稚的祈禱,不是如此地沉醉於天主的父愛,以致忘記人的旅程充滿艱難。《天主經》若沒有最後這幾句,罪人、受迫害者、絕望和垂死的人又怎能祈禱呢?這最後的祈求正是我們感到有限度時的祈禱,而且總是如此。”
教宗表示,我們生命中存在著邪惡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只要我們翻開歷史的篇章,就會看到“多麽令人痛苦的目錄,我們在這世界上的生存經常是一種失敗的冒險”。邪惡的存在有時“似乎比天主的慈悲更為明顯”。這種在大自然、歷史甚至我們心中“占據空間”的邪惡似乎“與天主的奧秘相對立”。
《天主經》的最後呐喊是起來反對這邪惡,在這邪惡“寬大的長袍”下隱藏著各種不同的經歷:人的哀傷、無辜者的痛苦、奴役、被別人利用,以及天真孩子的哭泣。這一切都在人的心中提出抗議,與《天主經》的最後祈求產生了共鳴。
教宗指出,耶穌在受難時刻完全經歷了“惡的刺傷”,祂也這樣祈求說“‘阿爸!父啊!一切為祢都可能:請給我免去這杯罷!但是,不要照我所願意的,而要照祢所願意的。’”(谷十四36)。耶穌受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祂親身經歷了孤獨、鄙視、屈辱和殘忍的對待。“人就是如此:我們致力於生命,嚮往愛和善,卻也不斷將自己和他人置於邪惡中,以致能陷於對人喪失信心的誘惑”。
教宗最後表示,基督徒曉得邪惡的威力,但也體驗到耶穌“站在我們這一邊”,並前來幫助我們。天主聖子救我們免於兇惡,祂“在最後的搏鬥中,命令伯多祿把劍收入鞘内,向懺悔的強盜確保他能進入天國”。耶穌最後呼求道:“父啊!寬赦他們罷!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麽”(路廿三34)。
“和平源自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寬恕,真正的和平是從那裡來的:和平是那位復活者的恩賜,是耶穌賜給我們的恩典。耶穌在復活後的第一句問候正是‘願你們平安’,願你們的靈魂、内心及生活平安。上主賜予我們平安,賜予我們寬恕,但我們必須祈求‘救我們免於兇惡’,好能不陷於罪惡。這正是耶穌賜予我們的希望和力量,復活的耶穌就在這裡,在我們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