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追思已亡彌撒:基督徒最安全的所在是在天主受傷的手裡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11月2日下午前往羅馬北部撒拉里大道(Via Salaria)上的聖女普黎史拉地下墓穴(Catacombe di Priscilla)主持追思已亡彌撒。教宗指出,今天其它國家仍有許多地下墓穴和受迫害的基督徒,他們同那個黑暗時期的基督徒一樣,必須隱藏起來,不能公開舉行感恩祭。
普黎史拉地下墓穴是羅馬早期基督徒墓場中較大的一座,在所有古代地形和禮儀文件中稱為“墓穴之后”。墓穴建於公元第1至第5世紀之間,公元16世紀才被發現。它先前是阿奇利(Acili Glabrioni)家族的墳地,該家族的成員普黎史拉貴婦將之捐獻出來。
墓穴的長度大約13公里,分為許多層,其中最上面的一層最古老,富裕家庭或殉道者的墳墓就在這一層。此外,還有拱形和其它類型的貴族墓穴,上面往往繪有宗教物品。許多壁畫是從《新約》和《舊約》聖經的故事中獲取靈感,表達堅信耶穌許下的救恩和復活。
墓碑上也經常出現對基督徒意義重大的標記,其中最顯明的是魚的符號,隱喻“耶穌基督天主子救世主”,因為“魚”的希臘文(ICTUS)是上述句子的縮寫。墓穴内的希臘小堂和聖母抱耶穌聖嬰的壁畫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畫中先知的左手握有一個書卷,右手則指著一顆星,似乎在表達巴郎先知的預言:“由雅各伯將出現一顆星,由以色列將興起一權杖”(戶廿四17)。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表示,這是他首次來到一個地下墓穴主持彌撒,這令他想到許多事。當時的基督徒必須隱藏起來,在埋葬亡者的地方舉行感恩祭。然而,今天在許多國家仍有許多地下墓穴,受迫害的基督徒比初世紀時更多。教宗於是從“地下墓穴、受迫害和基督徒”,談到基督徒的“身份、所在和希望”。
教宗說,今天受迫害的弟兄姐妹與初期基督徒具有相同的身份,這也是我們基督徒的身份,即耶穌宣講的真福八端(瑪廿五31-46),別無其他的身份。“如果你這樣做,如此生活,你就是基督徒”;“你的身份證就在於此,如果你不這樣生活,你所參加的教會組織或其它協會則對你毫無用途”。
談到基督徒的所在,教宗舉例說,在阿爾巴尼亞共產政權時代司鐸被禁止實施聖事。有一位修女則偷著給兒童付洗,母親們帶著自己的孩子來找她,但那裡沒有水杯,修女就用鞋子從河中取水為兒童付洗。因此,“基督徒的所在處處都是,我們在生命中沒有一個特殊的所在”。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指出“義人的靈魂在天主手裡”(智三1),教宗由此強調,“基督徒的所在在天主手裡,在祂所希望的地方,”。天主聖子“以祂受傷的雙手在天父面前為我們轉禱”。因此,“我們在天主的手裡才有所保障”。即使受迫害,“我們的身份認同也會讓我們感謝不盡”。
在《致羅馬人書》中,保祿宗徒談到新的生命,也就是我們衆人應前往的天鄉。教宗說,“為進入天鄉無需做離奇古怪的事,無需嬌柔造作的態度,只需出示我們的身份證”。換句話說,“我們的希望在天鄉”,我們只需把手中的繩索牢牢地繫在那裡,注視著我們必須抵達的河對岸。
教宗最後總結道,基督徒的身份認同乃是《瑪竇福音》中談到的真福八端;基督徒最安全的所在是在天主因愛而受傷的手裡;基督徒的希望和未來則寄託在另一邊的河岸上,但我們要緊緊抓住繩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