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定都羅馬150週年,教宗致函表達祝賀和期許
(梵蒂岡新聞網)意大利共和國總統馬塔雷拉和羅馬市長拉吉女士2月3日傍晚出席了在羅馬歌劇院舉行的「定都羅馬」150週年揭幕活動。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也出席這場活動,並宣讀教宗方濟各的信函。在這封信函中,教宗回顧了羅馬成為意大利首都的意義,首都羅馬市的三大歷史時刻,以及建設美好未來的希望。
在意大利統一以前,羅馬屬於教宗國的領土。因此,羅馬成為意大利首都的事件,對天主教會意義非凡。教宗方濟各在信函中引用蒙蒂尼樞機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前的講話,寫道:「表面看來,這是個崩毀,對教宗國的領土來說的確如此。但是,我們現在視之為好事,上智的天主對事物有不同的安排。」為此,教宗稱,「宣布定都於羅馬」是個「天主上智安排的事件」。
接著,教宗談及羅馬首都這150年來的三大重要時刻。第一個是1943年至1944年納粹占領羅馬的9個月。當時,猶太人被驅逐,「教會成了受迫害者的庇護所:放下陳年的藩籬,拉近痛苦的距離。從那段艱辛的歲月裡,我們首先學到天主教會和猶太團體之間不朽的手足之情」。再者,「我們也謙卑地堅信,教會是城市裡的人性資源。」天主教徒蒙召活出熱忱和責任感。
第二個時刻是1962年至1965年召開梵二大公會議的時光。那時候,「羅馬接納了與會神長等人,是個普世又大公的天主教場所,因而大放異彩,成了大公合一、宗教交談與和平對話的普世性城市。由此可知,對教會和全世界而言,羅馬意義深遠」。
第三個時刻雖然屬於「教區性質,卻攸關羅馬市」,也就是所謂的「羅馬的苦難」研討會。那次會議於1974年2月舉行,由時任教宗羅馬教區代理主教波萊蒂(Ugo Poletti)樞機召集。民眾熱烈參與,教會聆聽了「窮人和偏遠居民的期待」。那次會議具備「融入偏遠居民的意義」。教宗方濟各指出,「城市必須是眾人的家,這也是今天的責任」。
教宗由此提起窮人、移民和難民融入社會的課題,並期勉羅馬「向世界開放以及包容眾人的雙重意義得以更新」。關於這點,天主教會的禧年活動,包括即將到來的2025年禧年,有助於促進這些意義。教宗表明,「羅馬唯有愈加成為友愛的城市,才能活出她普世性的聖召」。我們要一起擁抱「友愛及普世性城市的願景」,這願景「寫在羅馬的染色體裡」。「羅馬越是能將自己建設成一個友愛的城市,就會越加成為世界上團結與和平的推動者」。
教宗最後總結道:「回憶過往的舉動敦促人們活出共同的未來。我們只要能共享友愛、包容並向世界開放的願景,羅馬就有未來。我懷著這些情感和希望,向羅馬及其居民致以熱切的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