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宗接見意大利幾家銀行的代表 教宗接見意大利幾家銀行的代表  (VATICAN MEDIA Divisione Foto)

教宗接見意大利幾家銀行代表團:不把放高利貸作為準則

教宗方濟各向這幾家銀行的代表們強調,若銀行把利潤作為唯一的準則,我們就會看到實體經濟的負面後果。

(梵蒂岡新聞網)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上,金融“已經面目全非”、“與人拉開了距離”,“一旦使已經有所保障的人獲利,而將那些處於困境、需要得到信貸支持的人排除在外,就會把放高利貸視為準則”。教宗方濟各12月16日在宗座大樓的克萊孟廳接見意大利幾家銀行代表團時如此表示。這些銀行是:倫理銀行、阿布魯佐和莫利澤合作信貸銀行、坎帕尼亞中部合作信貸銀行。

教宗表示,在現實情況下應免除債務,就如2025 禧年詔書《望德不叫人蒙羞》中所指出的那樣,否則就會加大不平等,踐踏人的尊嚴。教宗說:“健康的金融不會墮落為放高利貸、純粹的投機行為,以及破壞環境和助長戰爭的投資。”

初期大眾銀行的崇高目的

教宗回顧一些大眾銀行的歷史,“在許多情況下,致力於教會團體的男男女女推動並創建了當鋪、銀行、合作信貸社、農村銀行”,為“沒有機會的人”提供機會。在15世紀,一些家庭得到幫助而融入城市的經濟和社會活動。雖然如此,“窮人在城市中的存在是社會病態的標記”,如今這疾病仍在流傳。

在19世紀與20世紀期間,“也是在良十三世發表《新事》通諭之後”,藉著神父和平信徒發起的行動,“與地區相關的經濟應運而生”,銀行信貸支持了在農業、工業及商業領域的各項經濟活動。

野蠻的經濟

然而,今天籌劃銀行和金融的某種方式存在著一些矛盾。教宗指出,“若把利潤當作唯一的準則,我們就會看到實體經濟的負面後果”。首先,有些跨國公司將其活動移往“較容易剝削勞動力”的地區,使“家庭和團體陷於困境”,“數十年來建立的工作技能”化為烏有。

其次,將“在某個地區籌集的資金”轉移到“其他地區,目的只為增加自己的收益”。實際上,風險是“遠離本土”。於是,“人們感到被拋棄和被利用”。教宗表示:“若金融踐踏人、挑起不平等、離開原地區生活,它就背叛了自己的初衷。正如我所說,它就成了一種野蠻的經濟。”

促進可持續性

不過,在當代的環境中,仍有一些銀行關注人的不同需求。教宗強調:“若沒有適當的金融體系,使其能包容和促進可持續性,就不會有人類的整體發展。若沒有銀行和信貸起到中介作用且具備必要的透明度,投資和扶持就業就無法實現。”

和平的經濟

教宗表明,“對區域、公民和宗教團體,以及家庭有具體影響”的經濟和金融”,才是正面的。教宗也談到銀行的重要社會角色,說:“銀行機構在鼓勵包容性思維及支持和平經濟方面具有重大的責任。禧年的臨近提醒我們,需要免除債務。這是為許多人,尤其是窮人的生活帶來希望和未來的條件。”

鏈接網址:www.vaticannews.cn

訂閱電郵新聞:http://www.vaticannews.cn/zh/newsletter-registration.html

2024 December 17,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