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版教理指南:藉由相遇文化,讓福音更貼合現況
(梵蒂岡新聞網)福傳與教理之間的緊密關係是梵蒂岡新版教理指南的特色,它在相遇文化的光照下,強調初傳與信仰陶成的結合。文件闡明,教會在當今世代面對兩大挑戰:數字文化和文化的全球化。為此,教理指南急需具備前述特色。繼1971年版本和1997年版本的《教理講授指南》之後,這份新版指南由聖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編撰,於今年3月23日聖多利波(St. Turibius)紀念日經由教宗方濟各核准發行。這位聖人曾為福傳與教理注入一股強勁的動力。
新版指南厚達3百多頁,分為三大部分及12章。文件指出,每個受洗者都是傳教使徒,迫切需要找到新的語言來傳遞信仰。三個該當遵行的基本原則是:一、見證,因為「教會的成長並非通過勸人改教,而是藉著吸引人心」;二、慈悲,它是真正的教理講授,讓信仰的宣講變得可靠;三、對話,別無所求的自由交談,它以愛為出發點,有助於締造和平。如此一來,教理講授能幫助基督徒給自己的生活賦予充實的意義。
文件第一部分的標題是〈教會福傳使命中的教理講授〉,內容特別強調要理教員的培育:為了使他們成為可靠的信仰見證人,他們必須「在講授教理之前,先活出教理」;因此,他們必須本著傳教精神無償奉獻、言行一致,好能遠離「牧靈工作上毫無益處的掛慮」和個人主義。老師、教育人員、見證人和要理教員必須提供謙遜的陪伴,尊重他人的自由。同時,也需要提高警覺,「以確保每個人,尤其是兒童和脆弱者受到全面保護,免於任何形式的侵犯」。再者,要理教員也受邀採取「共融的風格」,在方法和語言上發揮創意。
指南第二部分的標題為〈教理講授的進程〉,內文明確闡述了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福傳的積極主體,在這個自然場所中能簡樸又自發地活出信仰。事實上,家庭能在謙遜而憐憫的氛圍中提供一種「見證重於言教」的基督徒教育。此外,面對異常處境和當代社會中新的家庭現況,教會蒙召懷著信德,親近、聆聽和同情人群,恢復眾人的信心與盼望。
包容、接納和認識是面對殘疾人士的關鍵詞:他們是人類生命核心真理的見證人,應當予以接納,視之為莫大恩典,他們的家人則是值得受到「尊重和敬佩」。另一個特殊群體是移民,因為離鄉背井的人容易會有信仰危機:對他們的教裡講授也要著重於接納、信任和團結,以支持他們對抗偏見,應對人口販運等可能發生的重大危險。文件也把目光放在監獄上,稱之為「真正的傳教地」:對服刑人來說,教理講授要宣講在基督內的救恩,熱心的聆聽能展現出教會的母性面容。另一個重點在於偏愛窮人:在這方面,教理講授必須教導福音的貧窮,促進友愛文化,敦促信眾對悲慘不公的處境感到義憤。
文件第三部分的標題為〈在地方教會的教理講授〉,其中特別闡述堂區的角色,稱之為「團體使徒工作的榜樣」。堂區能推動有創意的教理講授,「走出去」迎向人們的各種經驗。至於天主教學校,文件籲請它們藉著以福音價值為本的教育計劃,從「學校-機構」變成「學校-信仰團體」。在這一方面,文件也提到宗教課,強調它的獨特性,並指明它與教理講授互補。「宗教元素是生命的一個面向,不可予以忽視」;因此,家長和學生有權利接受完整的教育,其中包括宗教課。
此外,教理講授的特殊領域涵蓋了大公運動與跨宗教交談。在大公運動方面,指南強調,教理講授必須激發基督信徒合一的渴望,以成為「福傳的可信工具」。在宗教交談領域,無論如何,在宗教多元的環境中,教理講授必須「加深並加強信徒的身份認同」,通過見證及親切融洽的交談,推進傳教動力。
接著,指南省思了數字文化。今天,數字文化已被看作「常態」,在全球範圍內促使語言和價值觀體系產生變化。數字文化富含積極層面,卻也不乏「黑暗面」:它能導致孤獨、操縱、暴力、網絡霸凌、偏見與仇恨。有一種態度不可小覷,就是幾乎把搜尋引擎奉為圭臬。因此,在這領域內,教理講授必須教導人們遏止「朝生暮死的文化」,並要格外陪伴青年尋求內在自由,以免盲從。指南表明,「福傳的挑戰帶來了在數字大陸裡本地化的挑戰」。因此,務必提供真正信仰經驗的空間,對重要議題提出關鍵詮釋,諸如情感,以及正義與和平。
文件也提及科學與技術,重申二者乃是為人類服務,其目標應當是改善人類大家庭的生活條件。文件呼籲要澄清科學與信仰的表面衝突,重視基督徒科學家的見證,因為他們是科學與信仰和諧兼顧的楷模。接著,指南也省思了生物倫理的課題,強調「科技所能的一切,並非在倫理道德上都可以接受」。必須區分治療與操縱之間的差別,當心優生學和隨之而來的歧視。關於「性別認同」的議題,指南表示,教會始終不帶判斷地陪伴處境複雜的人。然而,「就信仰的觀點來看,性別不只是一項生理數據,更是託付於人類責任的一種價值」,以「回應天主原始的召叫」。因此,在生物倫理方面,給要理教員的培育應當本著人類生命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並能對抗「死亡的文化」。談到死亡,指南譴責死刑,稱之為「汙辱人類尊嚴的殘忍舉措」。
指南還談論了其它許多議題,其中包括在教理講授中關注守護受造界的任務,推廣「深層的生態皈依」,激勵人們在生活中修練品德,遠離消費主義。文件也鼓勵天主教徒積極投入社會事務,採取行動來促進公益。在職場上,文件勉勵按照教會社會訓導投入福傳使命,格外關切捍衛最弱小者權益的課題。指南的最後兩章提及本地化的教理講授,提出關於請求聖座許可的若干指示,並論及為教理講授服務的眾多機構,例如:東方禮主教會議和地方主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