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的金融:投資未來的一大關鍵
(梵蒂岡新聞網)我們是否能秉持以人為本、而非金錢至上的理念,來重新思索我們的經濟-金融體系?在這個問題的引導下,南蒂羅爾銀行(Südtirol Bank)與梵蒂岡媒體於10月13日在羅馬召開了一場研討會,主題為「《願祢受讚頌》通諭五週年,為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道德投資」。宗教人士和金融界代表參與其中,以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和《眾位弟兄》通諭中的訊息進行討論,探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概念。
聖座文化委員會主席拉瓦西(Gianfranco Ravasi)樞機在本次研討會上表示,「可持續性不只是一個技術現象:它涉及第四代的人權」。「金融是個工具,你們別被管理的光芒和權力所征服。我們要始終記得,工作不只是個資源,它也攸關人的尊嚴」。拉瓦西樞機引用甘地的詩句,指出「政治若沒有原則、財富若沒有工作、生意若沒有道德、科學若沒有人性,世界將會毀滅。宗教若沒有信仰、智能若沒有智慧、空泛的團結若沒有自我犧牲,世界將會毀滅」。
南蒂羅爾銀行分行經理梅奧馬丁尼(Alfonso Meomartini)闡明,金融能與倫理道德緊密相連,對生態可持續發展貢獻良多的企業也能成功。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副秘書長贊皮尼(Augusto Zampini)神父強調,「經濟和金融危機本該成為重新制定倫理標準的機遇。相反地,先前在金融方面的對策並不理想,標準沒有改變,反倒愈加穩固」。贊皮尼神父引述拉瓦西樞機的話,重申「金融是個要用來為團體服務的工具」。「我們必須自問,我們希望賦予金融怎樣的終極目標:否則,倫理道德的目標一旦消失,金融就無法節制」。
關於這點,羅馬大學金融數學教授德馬爾基斯(Roberto De Marchis)表示,歐盟於2018年頒布的計劃,明確規定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在大學及其它培訓課程中,可持續的金融與流通的經濟這些主題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盧森堡阿爾法投資管理公司(Aism Luxembourg)代表因維爾尼奇(Pietro Invernizzi)表示,遵循倫理道德的邏輯來投資,並不意味著無法賺取充足的利潤。事實往往恰好相反。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代表博蒂洛(Antonio Bottillo)指出,在先前的幾次危機裡,金融是問題的癥結點;如今,金融卻是對策之一。信念與責任資產管理公司(Candriam)代表馬尼亞尼(Stefano Magnani)說:「對我們而言,首要之務是把我們的信念和責任化為實際行動。我們在管理中賺取的傭金,10%用於回饋社會的計劃。這意味著透過社會包容的項目來重新分配地球資源。」
拉馬克生物科技顧問公司(J. Lamarck)代表諾達里(Gianpaolo Nodari)指出,隨著全球人口的老齡化,每個人的醫療成本、全球的醫療和藥物支出都在增加。生物科技領域也需要可持續的投資 。最後,保德信金融集團(Pramerica)代表桑圭內托(Andrea Sanguinetto)表示,關注可持續發展的課題,也意味著控管那些傳統金融分析不見得能指出的潛在風險。這能為各種投資策略提供進一步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