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神學”專題研討會:天主是不可知的,祂向人的心靈説話
(梵蒂岡新聞網)一場關於“否定神學”的專題研討會於6月3日至4日在羅馬宗座聖十字架大學舉行,受邀學者也可通過網路連線參加會議。“否定神學”是教父們在與他們時代的哲學和文化對話中形成的特點,即對天主的存在不作直接的論證。主辦單位是宗座神學研究院和宗座聖十字架大學。
新聞公告表示,“依照教宗方濟各的訓導,這個方法能為跨宗教和跨學科對話提供寶貴的見解,將事實置於觀念之前”。這是促成這次研討會的理念,而且“猶太教徒、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同意識到天主是不可知的,天主的作為深不可測。這個觀點有助於克勝原教旨主義,且不損害奧秘的意義,同時促進對話、宗教自由、容忍和彼此尊重”。
在有關這次會議的海報上寫了聖奧斯定在講道中的一句話:如果你認為瞭解了,那麽你所瞭解的就不是天主。被視為“否定神學”之父的聖奧斯定以這句話表達了天主的絕對偉大,人的大腦無法瞭解。1215年召開的第四届拉特朗大公會議對這個觀念的訓導極其重要,在表明理性的限度時指出:“在造物主和受造物之間,無論多麽相似,差距卻極大。”
2011年11月,本篤十六世開啓的信德年前夕,國際神學委員會在發表的一份重要文件中闡明:“神學實在是有意論述天主的奧秘,但同時也懂得,它的知識無論多麽真實,都不足以認識它永遠無法‘瞭解’的天主的事實。”
宗座聖十字架大學信理學教授馬斯佩羅(Giulio Maspero)是這次研討會的演講者之一,他在會議召開前接受本新聞網採訪,首先用簡單的話語對“否定神學”作出解釋。他舉例說,如果我們想談論大海,在晴朗的天氣時我們可以說大海是藍色的,談論大海的氣味、海水是鹹的,以及其它特性,但若我們想用一個概念來描述大海的全部,卻無法做到。
馬斯佩羅教授又談到聖奧斯定的故事,他說,聖人在海灘看到一個小童用小桶取海水,然後倒入一個沙坑内。於是,聖人問兒童在做什麽,“難道你想把海水都倒入這坑内嗎?”小童回答奧斯定說:“哎,你設法瞭解天主,這不是更愚蠢嗎?”
由此可知,存在兩種“否定神學”:一種是除了天主存在外,我們對於天主什麽也説不出;另一種是肯定天主的偉大,即天主不在我們的頭腦中,否則天主就很渺小。在這個問題上,聖施禮華(Josemaría Escrivá de Balaguer)的話對我們有幫助,因為他說,“天主不在我的頭腦内,而在我心中”。
因此,“否定神學”可以解讀為一種肯定,即需要透過與基督建立個人的關係,以及不可將天主簡化為我們的範疇,因為天主始終是更偉大的。
這次會議也願意表明,在對抗原教旨主義誘惑的跨宗教對話中,“否定神學”能作出貢獻。馬斯佩羅教授指出,“所有一神宗教在自己的教義中都有黃金法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或者對自己做的,也要對別人做。依我看,這是一個意識到天主偉大的極重要的真理,因為人不能依靠自己,也不能自我辯護”。
“如果說天主的偉大實在是無限及不可知的,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我身邊的弟兄就不是只能由我來支配,其存在有賴於比我更大的那一位,因此必須受到尊重。在每個宗教中,原教旨主義都企圖把對天主偉大的體驗縮減為概念、規則,我們卻應以神學的視角來推動為彼此相遇的橋樑服務的因素,而不是在形式上爭吵,因為形式是經常變化的。第四世紀的教父額我略·尼撒說,概念製造偶像。那麽,真正成為有信仰的人的道路乃是走向現實;走向現實,我們就能與他人相遇。”
此外,馬斯佩羅教授談到使用“否定”的方法也能有助於信友接近有關天主的現實。他說,“一個人年輕時以為一切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便意識到,父親或祖父才是有智慧的人,因為現實情況更為複雜。在這層意義上,靈性生命也經由同樣的道路,因為一個人越接近天主,就越意識到天主是偉大的”。
“這樣的事在《聖經》裡,尤其在《智慧篇》中都有記載,《約伯傳》或《雅歌》就是典型的例子。耶穌說需要變成小孩子才能進天國,因為小孩子知道受到比他更大的人的照顧。我認為,對天主教徒而言,這‘否定神學’的要素在他與天主的關係上非常實用,換言之,就能表達天主的言語或概念而言,對天主偉大的感知能有很大的助益。”
在牧靈方面也如此。馬斯佩羅教授提到《愛的喜樂》勸諭,他說,“教宗方濟各强調,需要開啓進程,時間重於空間,他的話正是:你們要觀看,天主的行動比我們所認為的更强大,形式固然重要,但並非一切。我們必須為人靈的益處著想,我們必須為人的靈性成長著想,不要像電工或機修工那樣,只知道檢查汽車的運行是否正常。我們照料的是一個在成長的生命,我們握在手中的是美麗之極的事物。因此,這個方法為教會的靈性生命和牧靈生活恰好是重要的”。
最後,馬斯佩羅教授談到教宗方濟各的訓導與“否定神學”的關聯。他說,“我們努力推動教宗關心的議題,從高等學府内部提高人們對教宗所注重的問題的敏感性。在這種情況下,‘否定神學’是教會神學傳統的一個要素,值得恢復,這也是為了更好地瞭解教宗方濟各所說的話,也瞭解他在教義和傳統上扎下的根”。
“事實上,在他話語的背後有一種非常强烈的意識,就是覺悟到天主的偉大和不可將這偉大簡化為表面或外在的形式。但這絕對是與先他而行的人具有共融和一脈相承的關係,只要回憶一下本篤十六世多少次説過的話,便能懂得:基督信仰並非一種哲學理論或一種道德思想,而是與基督的相遇。因此,這是在這同一條路徑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