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祿墓前,羅馬基督信仰的起源
(梵蒂岡新聞網)21世紀初圍繞塔爾索人保祿(Paolo di Tarso)這個人物重新引起了廣泛關注。首先是在羅馬聖特克拉(Tecla)地窟中發現了外邦人宗徒的最古老畫像,隨後在聖保祿大殿的教宗祭台下發現了一具粗糙的大理石石棺,這被認為是《新約》十三封書信的作者的遺骸。
科學考察
2009年6月29日,在保祿年閉幕的第一晚禱中,本篤十六世滿懷深情地宣布了對保祿墓穴進行的科學分析結果:通過一根插入石棺的特殊探針,檢測到珍貴的紫色亞麻織物的痕跡,這些織物與純金、帶有亞麻細絲的藍色帷幔、紅色香粒以及蛋白質和石灰石物質層壓在一起。此外,還發現了極小的骨骼碎片。經過碳14檢測,這些骨骼碎片被確定為一位生活在公元一世紀至二世紀之間的人。“這似乎證實了普遍且無可爭議的傳統,,即這些是宗徒保祿的遺骸。”
從未打開的墓穴
聖保祿大殿本篤會隱修院的洛多維科·托里西神父表示,“墓穴從未被打開過,因為移除蓋子時的振動、與光和氧氣的接觸,可能會破壞分解保祿的遺骸。”
在祭台腳下,著名雕塑家阿諾爾夫·迪坎比奧(Arnolfo di Cambio)於1285年製作的精美華蓋之下,可以看到2006年研究人員發現的石棺石塊。一盞小燈晝夜不息地燃燒,彰顯著這裡的神聖。旁邊是一個青銅和玻璃制的棺匣,裝有保祿在羅馬被囚禁時留下的鎖鏈,這鎖鏈自公元四世紀以來一直保存在大殿內,並在每年6月29日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宗徒瞻禮在大殿內的遊行中向人展示。
通過格柵,可以看到地面以下的一塊由兩塊大理石組成的石板,長2.12米,寬1.27米。上面刻有“保祿宗徒殉道者”(PAULO APOSTOLO MART)的字樣,並有三個孔:一個圓形和兩個方形。這塊石板可以追溯到公元四至五世紀,是早期對這個地方敬拜的見證,甚至在大殿建成之前。這些孔的功能是獲取“接觸性聖髑”,即將布條插入孔中以觸及墓穴。
牆外的殉道者
洛多維科·托里西神父繼續說,“聖保祿被斬首的地點離埋葬地非常近。距離大殿約四公里,即現在的三泉隱修院(Abbazia delle Tre Fontane)所在地。保祿從被關押的馬梅爾蒂尼監獄被帶到這裡。歷史學家們仍然不明白為什麼殉道會在這裡發生。”保祿於公元65至67年間,在尼祿皇帝統治下,被斬首於奧斯蒂亞大道附近的奧利略城牆外。根據傳統,保祿的頭掉在地上彈跳了三次,在這三處奇跡般地湧出了三股泉水:第一股是熱的,第二股是溫的,第三股是冷的。
伯多祿和保祿的頭顱
托里西神父補充道,“據說,被斬首後,一位羅馬基督徒婦女妥善安置了保祿的遺體,將其放入石棺,埋葬在奧斯蒂亞大道上。”根據傳統,這位婦女名叫盧奇娜,她在距離三泉隱修院兩英里的地方擁有一塊外教人的墓園,這裡約有五千座墳墓。考古發掘證實了墓園的存在,其中有貧民和獲釋放的奴隸的墓穴。保祿的頭顱後來被發現,與伯多祿的頭顱一起被安葬於聖若望拉特朗大殿的華蓋上,伯多祿的遺體則埋葬在梵蒂岡墓穴中。根據《羅馬殉道錄》,兩人在同一天被殺。
羅馬教會的起源
保祿的墓地很快成為信徒們前來朝聖的地點,他們在這裡祈禱並向聖人致敬,建造了一座紀念堂。從早期開始,許多受洗者決定將自己的墓地安置在周圍區域,外教人墓園逐漸轉變為基督徒墓園。
三座大殿
公元313年,隨著米蘭詔書的頒布,宗教信仰自由得到確認,君士坦丁皇帝在324年決定通過建造一座大殿來紀念外邦人的宗徒,這座大殿的基座至今仍可在教宗祭台腳下看到。聖人的遺體最初被封在一個銅棺內。這座聖殿最初的規模並不大,後來經過狄奧多西、阿卡狄烏斯和瓦倫提尼安二世三位皇帝的擴建,變成了一座規模龐大的五廊式大殿,被稱為"狄奧多西"或"三皇帝"大殿。
火災
1823年7月的一場大火,在一夜之間摧毀了狄奧多西大殿。火災的原因不明,有人認為是工人在修理屋頂時可能遺留的火種引發的。災難發生的第二天,羅馬市民蜂擁而至,查看大殿的殘垣斷壁。現場一片荒涼,令人心碎。
1825年1月25日,教宗良十二世向信徒們發出重建大殿的呼籲:大殿將按原樣重建,重新使用火災中幸存的部分,以保留早期基督信仰的傳統,1854年12月10日庇護九世為大殿主持了竣工祝聖儀式。在19世紀,聖保祿大殿成為羅馬教會最宏偉的建築工地。這座大殿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基督徒合一的聖保祿
良十二世的呼籲不僅得到了天主教徒的響應,還得到了全世界的響應:沙皇尼古拉一世捐贈了孔雀石和青金石塊,埃及國王福阿德一世捐贈了精美的雪花石膏柱和窗戶。在那次事件中,塔爾索人保祿再次成為信徒和外邦人的普世參照點。眾所周知,保祿的使徒工作從猶太人擴展到所有民族,他在阿拉伯、小亞細亞、馬其頓、塞浦路斯和希臘,建立了許多基督徒團體。外邦人宗徒旅行的象徵性遺物是他在旅途中使用的手杖,如今保存在聖保祿大殿的博物館中。
洛多維科神父補充道,“保祿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無論是基督徒還是非基督徒,他是基督徒合一的重要人物。”在大殿內會舉行大公性質的慶祝與活動。這裡與許多重要事件和物品密切相關。1959年1月25日,若望二十三世教宗在這裡向樞機們宣布了召開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意願。2006年,本篤十六世實現了聖若望保祿二世的願望,將外邦人宗徒鎖鏈上的兩個環,贈送給雅典及全希臘東正教領袖克里斯托杜洛斯(Christodoulos)宗主教。
聖保祿與禧年
最後,在實現基督徒圓滿共融的道路上,聖保祿大殿的聖門占據了重要位置。聖門將於明年1月5日開啓。“它在1070年由君士坦丁堡建造並捐贈。最初位於主入口。火災使其受損,尺寸縮小。因此被移至側門”。洛多維科神父總結道,“禧年將至,我們希望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朝聖者和遊客在這裡通過外邦人宗徒保祿的見證,獲得深刻的皈依和信仰、以及與主的契合和碰觸的美好體驗。”
鏈接網址:www.vaticannews.cn
訂閱電郵新聞:http://www.vaticannews.cn/zh/newsletter-registra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