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Cookie Policy
The portal Vatican News uses technical or similar cookies to make navigation easier and guarantee the use of the services. Furthermore, technical and analysis cookies from third parties may be used.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click here. By closing this banner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cookies.
I AGREE
拉丁文玫瑰經
節目表 播客
2025.03.09 Inizio Esercizi Spirituali

四旬期避靜第六場默想:洗禮不是文化儀式,而是在主內重生

在聖座部會首長四旬期避靜的第六場默想中,教宗府講道神師帕索里尼神父省思了聖洗聖事:它意味著信賴天主,接受聖神的帶領邁向沒有探索過的境界。

(梵蒂岡新聞網)救恩的旅途有如靈性上的重生,根據《若望福音》的記載,耶穌在與尼苛德摩交談時講述了這一點(若三1-8)。耶穌表示,為了見到天國,需要由上而生,這概念令尼苛德摩深感不安。教宗府講道神師帕索里尼神父3月12日上午在聖座部會首長四旬期避靜第六場默想中強調,耶穌這番話是指需要深層且徹底的改變。這轉變並不容易,而且往往會讓人心生恐懼,因為它需要放棄固有的確信和既定的模式。

耶穌闡明,唯有通過水和聖神,才能獲得新生命。這不是在生理上返老還童,而是向聖神的化工敞開心扉。很多人害怕改變,試圖抓住過往的經驗,但真正的重生意味著信賴天主,接受聖神的帶領邁向沒有探索過的境界。

帕索里尼神父指出,這過程讓人想到以色列離開埃及、途經曠野的事蹟。那時候,子民害怕死亡,但他們將目光轉向天主所賜的記號,便找到了救恩。今天,救恩的記號是在十字苦架上的基督。

洗禮是這新生命的象徵:它不是立竿見影的改變,卻是一段轉變進程的開端。然而,在歷史上,洗禮的效力被淡化,時常變成一種文化儀式,而非有意識的信仰選擇。這導致教會發生危機,對許多人來說,基督徒生活變得既遙遠又抽象。

耶穌邀請眾人做出根本的決定:重視與祂的關係勝過於其它任何關係,承認只有在天主內能找到真生命。這需要人們有勇氣在生理和心理上「喪失自己的生命」,好能在永恆的幅度尋獲生命。

在這段福音章節裡,耶穌最後運用了分娩的比喻來解釋靈性上的重生是痛苦卻必要的過程。每個人都蒙召離開自己最初的「母胎」,才能承受永生的圓滿。亞西西的聖方濟各在這方面樹立了榜樣,他摒棄了一切確保安全感的事物,為的是在基督內全然擁抱新生命。

教宗府講道神師最後總結道,真正的重生絕非假象,而是可進入的現實。凡是接受聖神改變的人都能真正地重生,而且他們現在就已經活出永恆的許諾。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訂閱電郵新聞:http://www.vaticannews.cn/zh/newsletter-registration.html

2025 Mar 14, 12:16
Prev
April 2025
SuMoTuWeThFrSa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Next
May 2025
SuMoTuWeThFrSa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