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笞石柱:圣女巴西德堂守护的奥秘

罗马市中心圣女巴西德大殿内的一个小堂存放著一根鞭笞石柱。相传,当初耶稣受鞭刑时,就是被绑在这根石柱上。历代基督徒在这石柱前热心敬礼,省思这圣物的深层涵义。

(梵蒂冈新闻网)座落在罗马市中心的圣女巴西德大殿早在教会初期就开门接纳了基督徒。大殿内右侧的小圣堂里,保存著一根芝麻黑白花岗岩石头的小石柱,保护它的圣物盒做成了镀金的殿宇形状。据信,当初耶稣受鞭刑时,正是被绑在这根石柱上。

特殊的建筑材料

这根小石柱高度只有63厘米,稍微呈现锥形,底部直径约有40厘米。它是一种花岗岩,来自埃及东部沙漠的北方。那是一片遥远、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荒漠。采石工人很可能属于社会最贫困的阶层,被丢到那里劳动,生活没有盼望。石块的运输费时又困难,开采加工也很不容易,因此价格高昂。当地的石块主要是在公元第一世纪运到罗马。小石柱的形状让人想到桌脚、盆柱,而且石材后来也能再次利用。这样的石柱也是鞭打的辅助工具。

鞭刑,残酷的刑罚

鞭刑是古罗马时代很普遍的一种刑罚。西塞罗(Cicerone)指出,每个贵族家里都有一根石柱,用来绑自己家的奴隶,惩罚他们。众所周知,鞭刑之后,往往会处以死刑,特别是钉在十字架上。四部福音都没提到任何石柱,但是三部福音一致明确记载,基督受了鞭刑(参阅:谷十五15;玛廿七26;若十九1),而圣史路加则是泛泛地提到惩罚(参阅:路廿三22)。

首个见证人

埃格莉亚(Egeria)最先在她的著作《旅程》中谈到鞭笞石柱。她讲述了383年在耶路撒冷的圣周五礼仪:「太阳还没升起;告别后,大家登上熙雍山,在鞭笞石柱前祈祷。」埃格莉亚所说的熙雍山,符合宗徒堂的位置。

在罗马的鞭笞石柱

数个世纪后,鞭笞石柱或许于1223年由若望・科隆纳(Giovanni Colonna)枢机在第五次十字军东征期间从耶路撒冷被带来罗马。科隆纳枢机的姓氏,意思即为石柱。他将这个圣物带回罗马的举动可以有两种解读:这也许是刻意制作的物品,为讨教宗和诺理三世(Onorio III)的欢心;或者,情况完全相反,这圣物正如科隆纳枢机本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天赐的礼物。这根鞭笞石柱安放在科隆纳枢机的领衔堂,即圣女巴西德大殿。在圣座的批准下,鞭笞石柱的瞻礼日是四旬期的第四主日。

多年来探讨此圣物真实性的问题

反对其真实性的第一个论点是它的高度只有63厘米。假若绑在这根石柱上鞭打,受刑者的姿势肯定很不自然。然而,恰恰是这一点特别令人信服:鞭刑打下的每一鞭子,都不该打在攸关性命的器官上,以免增加死亡的风险。比方说,鞭刑不可伤害心脏区域。绑在一个这么矮的支撑物上,受刑者被迫蜷曲身体,以免他要保护的躯体暴露在鞭子下。就这一层面来说,圣女巴西德大殿的鞭笞石柱符合这样的高度需求。

艺术作品中的鞭笞石柱

耶稣受鞭刑的场景是许多艺术家创作的主题,例如: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布拉曼特(Bramante)和卡拉瓦乔(Caravaggio)的画作。在他们的绘画里,鞭笞石柱都是高大直立的柱子。罗马天使古堡前的圣天使桥则有所不同。天使桥上的每一位天使手上拿著耶稣受难时的一样物品,其中一位拿的便是圣女巴西德大殿保存的那种锥形鞭笞石柱。这尊天使雕像的底座写著一行字:「我的宝座是在云柱之上。」(德廿四7)这尊雕像是贝尼尼(Bernini)的徒弟拉吉(Antonio Raggi)依照贝尼尼的图稿制作而成的。

此圣物的意义

石柱本身是个无法提供更多信息的物件。它不像「罪状牌」那样写著文字,也不像圣殓布那样有图案细节。然而,鞭笞石柱在耶稣受难史中并不突兀。圣女巴西德大殿与该圣女的生平息息相关。这名年轻的圣女在第二世纪致力于藏匿那些受迫害的基督徒,并安葬殉道者。相传,她擦拭干净了殉道者的鲜血,并把这些血搜集在教堂中央的井里。那口井现在已经用石块封了起来。

因此,鞭笞石柱本身蕴含的意义是为基督和祂的受难做出活见证,同样地也反映出殉道者的牺牲。该大殿里保存的大量圣物、圣髑,似乎让人们能牢记这个关联性。至于对圣女巴西德大殿内鞭笞石柱的热心敬礼,与历史物证没有关系,而是关乎历史的真实记忆。

其它鞭笞石柱

在罗马的鞭笞石柱,并不是唯一一个被认为在耶稣受刑时使用的柱子。另一根石柱在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殿里,波尔多一名匿名朝圣者写到这一点,他的文稿可追溯至333年。耶路撒冷的圣济利禄则是在348年的要理讲授中提到这根石柱。其他学者试图把二者联系起来,指出耶稣受了两次鞭刑:一次是在比拉多的总督府,另二次是在盖法大司祭那里。

此外,还有两根石柱被认为是耶稣受难时的柱子:一根在伊斯坦布尔,另一根在博洛尼亚的圣墓大殿。

链接网址: www.vaticannews.cn

2023 March 03,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