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穷人所需、为穷人服务的街头厨房
(梵蒂冈新闻网)面对爆炸、摧毁等等这一切灾难,他从家里拿来一口大锅,迅速来到街上为义工、伤员、亲人、住在港口附近街道上失去一切的人们煮一锅热食。在贝鲁特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悲剧的数小时后,马龙尼礼司铎哈尼‧塔乌克(Hani Tawk)神父和他的妻子杜尼娅 (Dounia)在团结互助精神的驱使下,开始了玛利亚厨房(Cuisine de Mariam)的善工。这是一项在黎巴嫩实施的爱德项目,每天为那些失去资源却饥饿不堪的人提供餐食,这些人包括穷人、流离失所者、难民、战争的受害者。
这对夫妇,先生哈尼 50 岁,太太杜尼娅 45 岁,他们结婚已经 24 年,有四个孩子,而且也是祖父母了,另一个孙子很快就要出生!。他们最初在黎巴嫩首都的人行道上分发餐点:有法国菜、意大利菜,而更多的则是黎巴嫩菜,因为它们更合乎当地人的口味。这对夫妇就这样度过了 25 天。他们说,之后“我们被赶了出去,于是我们找到一个被摧毁但还能使用的仓库,又重新开张”。近几个月来,这对夫妇还开动一个在全国各地巡回的流动厨房。
最初,他们分发的餐点竟然每月多达 25,000 份,平均每天将近 3,000 份。在战争期间,甚至增加到每天 5000 份。他们说:“我们每周工作七天。在 605 天中,我们从未停止过工作”。即使在无人机和炸弹的轰炸下也没有停止过。是的,因为对哈尼和他的妻子来说,战争只是他们在这五年里,拿著杓子和锅子所面对的众多悲剧之一:港口爆炸、经济危机恶化、新冠大流行、国家南部的冲突。这对夫妇告诉梵蒂冈媒体:“但我们总是向前迈进。”
哈尼神父回想起这个计划的最初阶段时,他的黑框眼镜后面出现了一丝闪动。
“我们住在比布鲁斯,距离贝鲁特 40 公里。当我们得知爆炸的消息后,我们就拿了一口大锅,开始为义工和遭受打击的人们烧饭。一开始,这是一个非常简略的计划,后来这个需求日渐增加。”
一个月后,他们租下了距离港口一百米远的棚屋,这里现在配备了专业厨灶和一张很长的桌子,他们二人在社交网络上展示了装满食物的铝盘。一开始只有杜尼娅下厨,后来哈尼也卷起了袖子帮忙。在新冠疫情封城期间,妻子杜妮亚放下了这份工作,回家照顾孩子和家庭,哈尼不得不一个人承担起烧饭的工作。疫情过后,他们又返回岗位,孩子们甚至也加入其中:他们是三男一女,年龄分别为 26、20、16 和 13 岁。他们既是学生也是劳动者,很快就成了父母的帮手。这对夫妇表示:
“孩子们常和我们在一起。之前,孩子们的培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我们煮饭常常到了半夜,隔天再把所有食物拿到街上。孩子们对这个工作总是兴致盎然。他们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甚至把积蓄都投了进去。”
现在,在不妨碍办公室或大学的事务的情况下,孩子们继续来帮忙,尤其是在夏天。
目前,玛利亚厨房由两位专业厨师负责每日膳食的准备工作,并有不少义工从旁协助。这里的工作不止于此,杜尼娅 也开始提供心理和社会心理服务。她说:
“我们组织了儿童和成人小组。在黎巴嫩,社会保险并不涵盖心理治疗,但人们非常需要抚平他们的创伤,因为这里的人受了很大的创伤。港口爆炸以及之前和之后的所有事件都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有一些症状挥之不去,重创后的神经紧张综合症,还有家庭内的暴力。许多人花不起钱去看心理医生。于是我筹办了一周三次的免费诊所。人们知道我们在那里,他们会预约并且前来就诊。”
总之,在棚屋下,身、心、灵都能得到了医治。玛利亚厨房最初得到法国援助东方基督徒组织(Œuvre d'Oriente) 的支持,后来多个协会也加入进来。目前,最大的捐赠者是达飞海运基金会( CMA-CGM),隶属世界第三大的法国运输公司。不过,玛利亚厨房的这两位主角也表示:
“许多人立即相信了我们、相信我们的使命,并帮助了我们。有许多捐助来自个人。这是一个奇迹,一个真正的奇迹。”
如前所述,哈尼神父和杜尼娅除了这个港口项目外,最近还开始了另一项计划,就是在贝鲁特和黎巴嫩其他城市巡回的流动厨房,包括前往受战争打击的村庄。他们说,“他们每天可以准备约一千份餐点”。
无需询问他们在付出这么多努力之后,是否打算停下来或放慢脚步。他们表示:“的确,我们的愿望是环游世界,与众人、穷人相遇,满足他们的需求。”
哈尼和杜尼娅以他们的行动践行了福音的教导。他们的愿望是“环游世界,与众人、穷人相遇,满足他们的需求”。那么,我们就恭贺他们的梦想如愿以偿!
链接网址:www.vaticannews.cn
订阅电邮新闻:http://www.vaticannews.cn/zh/newsletter-registra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