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士科斯塔神父:《衆位弟兄》通諭肯定人性尊嚴的真理
(梵蒂岡新聞網)《衆位弟兄》通諭深深地植根於教會社會訓導的傳統,將對話作為衆人在差異中同行的唯一途徑,並把“最好的政策”作為建立秉持兄弟關係的人民的最恰當方式。耶穌會《社會更新》月刊主編科斯塔(Giacomo Costa)神父在閲讀了教宗方濟各10月4日發表的這道社會通諭後,談了上述感想。他說,教宗也論述了對話與真理的關係,再次譴責相對主義和個人主義。
科斯塔神父10月6日接受梵蒂岡電台意大利語部門訪問,他說,這道《通諭》分為三個不同的步驟:識別出我們的處境、深入解讀這些事實,以及作出具體的選擇。“在這道《通諭》中正是有這種動態,兄弟情誼的呼籲不僅是口頭上的,更要求具體行動。我們在教宗的陪伴下進入這項呼籲的深處,開始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超連接卻又支離破碎世界中,但我們是用信德的目光去看現實。事實上,這是一道寫給所有人的《通諭》,但以信德為出發點”。
科斯塔神父解釋說,用“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作為典範絕非偶然,教宗藉此讓我們看到每個人的尊嚴,以及給予每個人支持和關懷的承諾。“隨後的章節進入愛德的核心,讓我們看到愛德如何支持兄弟情誼。在最後的幾章中,教宗具體地提出我們應努力的路徑:政治、對話及修和。教宗也呼籲各宗教努力,邀請有信仰的人致力於這普世的兄弟情誼”。
《通諭》的第五章論述“最好的政策”,教宗在福音與社會和政治活動之間建立了非常明確的聯繫。科斯塔神父表示,我們必須把這一章視為在政治領域工作的具體邀請。此外,我們從正在經歷的疫情中認識到,我們更需要政治,而不是可以減少政治;政治為我們彼此協調和一起前行是多麽重要。因此,“這一章並不是特別談論政治,而屬於建立兄弟情誼的方式這個議題的一部份”。
從政人士必須承擔起樹立人民價值的責任,讓每個人都有一席之地,都受到重視。在第五章的内容中,“人民”的概念非常重要。教宗指出,樹立人民的概念並不表明製造民粹主義。民粹主義者利用人民只是為博取贊同,而基於愛德、為人民服務的政治行動則是建立兄弟情誼關係。從事這種政治的人為樹立人民的價值服務,讓每個人的尊嚴受到尊重,團體中的人不僅是因利益聚合在一起的“會員”,也是真正的兄弟姐妹。
正是為了建立手足之情,並予以付諸實現,教宗指出對話的方法。科斯塔神父解釋道,“對話確實是教宗方濟各整個牧職的一個關鍵詞,但教宗在這道《通諭》中又向前邁出了步伐,正是為清除那些認為對話只是一時風氣的人的模稜兩可和抵制心態”。“教宗告訴我們,對話不只是彼此相遇和相識,而是一起行走,有所能分享的經歷、目標和行程,每個人雖然彼此不同,卻能一起前行”。
科斯塔神父進一步表示,“教宗論述的關鍵點正是:在現時支離破碎的情況下,我們不試圖主導一切,不該讓衆人都一樣,而是讓每個人具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放棄的價值。為此,對話極其重要,它能讓每個人作出自己的貢獻,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學習到他人的貢獻”。
此外,《通諭》深入論述了在教會内討論的一個問題,即真理與對話的關係。科斯塔神父對此表示,“教宗明確指出,相對主義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對話並非單純意味著各方釐清不同的思想和作出不同的選擇,然後每個人繼續各走各的路。對話意味著尋求真理,阻止社會腐敗,阻止那些摧毀和阻礙共同建設的假新聞。對話尤其意味著承認每個人具有尊嚴的真理”。
如果看不到人的尊嚴,認識不到人的寶貴價值,則難以建立兄弟情誼。因此,“為搭建橋樑、讓衆人參與、建立接觸點,尤其是不將任何人被丟棄在外,對話是必不可少的。在對話中,衆人,尤其是那些通常被邊緣化的人都包括在内”。科斯塔神父最後表示,在這方面,《衆位弟兄》通諭 “並非讓我們去發現新事物,而是邀請我們去實踐我們所知道的事物,去嘗試對話,尤其與其它宗教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