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保祿二世教宗與在自由與信仰中蘇聯的解體
(梵蒂岡新聞網)“1991年蘇聯解體是沃伊蒂瓦(Karol Woytjla)教宗宗座任期内的轉折點,並為受到七十多年共產主義嚴峻考驗的基督徒開啓了一個新階段”。由神學及歷史學教授米克魯特(Jan Mikrut)博士負責編輯的新書《若望保祿二世與蘇聯和其解體後所成立國家中的天主教會》講述了那些年的歷史。新書由意大利加俾厄爾出版社出版,於6月18日下午在宗座額我略大學舉辦的網絡研討會上向各界介紹。負責新書編輯的米克魯特教授接受了梵蒂岡新聞網的採訪,談了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蘇聯和被併入其内的國家中天主教會發展的歷史脈絡,重點講述了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在其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米克魯特教授首先講述了蘇聯境内的天主教徒的處境。他解釋道,蘇聯時期的天主教會情況因地而已,特別是在1945年之後,困難重重,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被併入蘇聯。這些地區傳統歷史上與波蘭的天主教會和波蘭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繫,非常虔誠的信仰生活慢慢地被蘇聯政府所扼殺。
隨著蘇聯解體以及若望保祿二世與戈爾巴喬夫(Michail Gorbaciov)的會晤,重啓了與俄羅斯的對話。教宗為基督徒在蘇聯解體後的重建教會採取了那些行動?
這位額我略大學教授回答:“若望保祿二世對在蘇聯的教會的重要性體現在他的行動、文件和通諭上,也體現在梵蒂岡與蘇聯及隨後成立的國家之間重啓外交關係的事實。”“第一次接觸是在1988年,那時東正教會隆重慶祝基輔羅斯(Rus di Kiev)受洗一千週年,梵蒂岡派出正式代表團參加慶典。同年,戈爾巴喬夫宣布實行透明、改革開放的政策。”
“一個劃時代的變化與戈爾巴喬夫1989年12月1日訪問梵蒂岡有關,在這次機會上,戈爾巴喬夫表示願為合作鋪平道路。因此,聖座於1990年1月29日任命一位駐蘇聯的大使,科拉松諾(Francesco Colasuonno)大使於同年5月6日抵達莫斯科。”隨後,這位“大使前後訪問了白俄羅斯、烏克蘭、立陶宛、拉脫維亞和中亞幾個共和國國家,人們歡迎聖座大使的熱烈程度猶如歡迎教宗一樣;他還會見了幾位仍在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的主教,那些躲藏起來的神父開始與東正教信徒對話,並且很快就任命了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和其它共和國的主教;還討論了在俄羅斯建立莫斯科和新西伯利亞教區的可能性;蘇聯於1990年5月10日任命卡爾洛夫(Yury Karlov)為駐聖座的大使。”
接著,米克魯特教授講道,蘇聯於1990年“10月通過了良心與宗教組織自由法,天主教會團體被正式承認”。
在回答若望保祿二世在這些蘇聯解體後的國家訪問是如何受到歡迎的問題時,米克魯特教授表示,能夠到俄羅斯訪問一直是若望保祿二世和歷任教宗的夢想。若望保祿二世雖然沒能訪問俄羅斯,但他卻訪問了一些前蘇聯國家:1993年9月訪問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1999年訪問格魯吉亞;2001年先後訪問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亞美尼亞;2001年訪問阿塞拜疆。若望保祿二世所到之處,人們自然會被他的風格所感動。他是一位祈禱的人,一個散發“精神魅力”的人。另外,那些被各種“無神化”措施踐踏了數十年的人民,能夠在伯多祿繼承人面前表達出作為福音和天主教信仰的忠實信徒的喜悅。
在談到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在大公運動和基督徒團結方面的貢獻時,米克魯特教授表示,若望保祿二世延續了他的前任教宗保祿六世所提倡大公運動政策,並致力於基督徒的團結。他說:“例如,1985年若望保祿二世發表了《斯拉夫人的使徒》(Slavorum Apostoli)通諭;1995年發表《東方之光》(Orientale lumen)宗徒信函;1995年5月25日發表了《願他們合而為一》(UT UNUM SINT)通諭,教宗在通諭中表明,教會作為信仰的團體和一個跟隨耶穌榜樣的人的團體,正在朝著基督徒合一的正確道路前進。”
“在2000年禧年揭幕時,教宗邀請所有歐洲人民參加禧年慶典活動。在羅馬城外聖保祿大殿和羅馬斗獸場紀念二十世紀的信仰見證時,也有東正教的代表參加。”“若望保祿二世於1979年上任之初就訪問了君士坦丁堡東正教大公宗主教;1994年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來羅馬參加了拜苦路大祈禱活動;1999年訪問了東正教徒佔多數的國家羅馬尼亞。”
最後,米克魯特教授總結道:“若望保祿二世是以一位不知疲倦地在所有基督徒中發展大公普世主義的教宗身份,進入了教會歷史的長河中。”
鏈接網址:www.vatican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