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of the survey's results Presentation of the survey's results  #SistersProject

烏干達:堂區範圍內的民意調查為多元文化團體提供藍圖

位於烏干達霍伊馬教區的卡圖利基雷聖家堂區為剛果、肯雅和南蘇丹的難民以及烏干達國內流離失所者提供了安全庇護所。為了更好地明白如何引導堂區生活,露西修女開展了一次針對堂區的民意調查,以清晰地瞭解團體內的優勢和挑戰,如此也可為其他堂區提供可以沿用的有效模式。

羅塞琳·瓦巴尼·瓦夫拉修女(Roselyne Wambani Wafula, fsp)

來自烏干達甚至是其鄰國的流離失所者在霍伊馬(Hoima)教區找到了庇護所。卡圖利基雷聖家堂區(la Santa Famiglia di Katulikire)已經敞開大門並制定好了計劃,讓他們參與當地的天主教團體生活。

在梵蒂岡新聞網的採訪中,希爾頓基金會非洲修女教育合作計劃(African Sisters Education Collaborative)受益人、古盧無玷聖母小姐妹會(le Piccole Sorelle di Maria Immacolata di Gulu)的露西修女分享了她對於民調的反思。(該採訪在卡圖利基雷聖家堂區進行。)

“這項民調的目的是為了全面地瞭解堂區的優劣勢”,擁有行為社會科學、教育學博士學位的露西修女說道。她意識到堂區的多樣性,於是與本堂神父和要理教員合作,一起著手開展民調。

合作與包容

“該民調涵蓋了不同類型的參與者”,露西修女解釋道,“包括兒童、青年、成年單身者、已婚夫婦以及很少參與彌撒的人”。修女繼續說道,“在確保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這種包含性以全面的視角審視了堂區的現實情況”。這項民意調查足足收穫了1800份答案,反映了教友的高度參與性。

主要挑戰

民調揭示了堂區面臨的幾項主要挑戰。很多青年,尤其是經歷過戰爭和流離失所的年輕父母,希望尋求創收活動,例如從事裁縫和理髮。

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因此他們渴望得到實踐培訓,以此能自給自足。戰爭留下的持久影響和創傷也使其需要心理援助來幫助他們痊癒並重新融入社會。

即便獨立的願望是如此強烈,啟動資金的缺乏卻阻礙著這些年輕家庭開展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這項民調還指出,語言障礙也是一個難題:一些堂區的教友難以聽懂彌撒中使用的三種通用語言,因此一些人感覺自己只是個旁觀者。有人建議提供語言課程來幫助人們更好地感受禮儀慶典,以促進更兼容並蓄的氛圍。

一些已婚夫婦有時對於積極參加教會活動感到力不從心,尤其是在金錢的奉獻和夫妻問題方面。對此,露西修女提出了一個可行方法:開設針對婚姻問題的語言班和慕道班,以營造一個更溫馨和相互理解的環境。

此外,民調顯示出不同堂區內管理層的薄弱,有些緣於領導人未受過教育。“很多小堂的領導者都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因此很難有效地發揮他們的職能”,露西修女解釋道:這需要開展培訓計劃,為領導者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民調還建議持續根固要理講授,以推動堂區信友積極履行他們在教會內的基督徒責任。

最後,這項民調凸顯了關於老年人的嚴重問題:事實上,一些年邁的堂區教友感覺自己被忽視和拋棄。修女著重提到了建立一個支持系統的重要性,以保障這部分脆弱群體的福祉,讓老人們真切地感覺到自己也是堂區團體的一份子。

推動“給予”文化

露西修女在民調中還闡述了自己的驚奇發現:很多教友把對教會的經濟奉獻視為一種負擔,而非共同責任。

修女特別強調了要理講授對於增強教友們的服務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教會活動的重要性。“有必要開展宣傳活動,促進團結互助”,修女認為,“同時也要有共同目標和參與的新心態”。這種服務意識可以培養他們的歸屬感,鼓勵每一個人積極地參與教會的發展。

持續進步的典例

修女最後總結道,為了解決民調中提到的挑戰,需要提供語言課程、維持日常生計的實用技能培訓、重新重視要理講授:通過這些方式,堂區得以建設一個更具包容性、充滿活力、自給自足的信仰團體。

回顧這項民意調查,修女認為它是能夠被其他堂區沿用的有效模式。她進一步指出,瞭解堂區內每位教友的個體情況是進行有效牧靈關懷和針對性發展工作的基礎。此外,收集到的資料還有助於起草資助提案,為重要舉措爭取善款。

鏈接網址:www.vaticannews.cn

訂閱電郵新聞:http://www.vaticannews.cn/zh/newsletter-registration.html

2024 August 16,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