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天主之母節第一晚禱:感謝天主把本篤十六世賜給教會

教宗方濟各在天主之母節第一晚禱「深情緬懷本篤十六世這個如此高尚、如此謙恭的人」。唯有天主知道榮休教宗轉禱的價值和力量,以及他為教會的益處所做的犧牲。教宗方濟各以這番話緬懷當天早上蒙主恩召的本篤十六世,並以「謙恭」為主題展開禮儀講道。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於12月31日傍晚5點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帶領信眾誦念天主之母節第一晚禱,詠唱《謝主曲》。當天上午9點多,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蒙主恩召,教宗方濟各在講道中懷著感傷和感激之情,感謝天主「為教會和世界」賜下了本篤十六世,並為他所完成的一切善,「特別是為他的信德與祈禱見證,尤其是在近幾年引退生活中的種種」而向天主獻上感恩。教宗方濟各在講道中以「謙恭」為主題,強調它不僅是基督徒的美德,也是公民的品德,能讓世界變得更友愛。

當天禮儀的讀經選自《聖保祿宗徒致迦拉達人書》:「時期一滿,天主就派遣了自己的兒子來,生於女人,生於法律之下,為把在法律之下的人贖出來,使我們獲得義子的地位。」(四4-5)

教宗首先指出,天主子「生於女人」:天主選擇以這種方式進入世界,而且這方式「與祂來到世界的事實同等重要」。天主降生成人,祂不是俯衝降下,而是「生於女人」,並且事先取得了她的同意。這一切展現出天主尊重我們的自由和無償付出。

「祂來救我們的這個方式,也是祂邀請我們跟隨祂的道路,好能繼續與祂一起培養新的、自由的、修和的人性。關鍵詞在於:和解的人類。這是一種建立關係的風格、方式,由此衍生出良好且有尊嚴的和睦共處的人性品格,其中之一是謙恭。它是增進兄弟情誼和人際友愛的生活風格。」

正是在謙恭的主題上,教宗方濟各念及當天早上「離開我們」的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我們深情地緬懷他這個如此高尚、如此謙恭的人。我們心存萬分感激之情:感謝天主為教會和世界賜下了他;感謝他所完成的一切善,特別是他的信德與祈禱見證,尤其是在近幾年引退生活中的種種。唯有天主知道他轉禱的價值和力量,以及他為教會的益處所做的犧牲。」

謙恭也是公民的品德。教宗方濟各稱之為「對話文化的重要因素」。對話是「為了和睦共處,為了以兄弟相待」的必要態度。

「持之以恆的勇敢對話不像矛盾和衝突那樣製造新聞,卻有助於世人謹慎地活得更好。雖然說謙恭是對話的一部分,可這不僅是『禮貌』的問題,換言之,這不是『有教養』的標籤。不是的,我們在這裡談論的謙恭不是這件事。相反地,謙恭是個該當恢復、應當每天修鍊的美德,好能逆流而行,增進我們社會的人情味。」

教宗以聖保祿在書信中說的「聖神的效果」來闡述「謙恭」(參閱:迦五22):那是一種仁愛的態度,扶持並安慰他人,在與人交往時小心「不要傷害」他人,卻要幫助他人「減輕負擔」,給予寬慰。

「謙恭是醫治我們社會某些症狀的解藥:它是治療殘忍的解藥,不幸地殘忍會跟毒藥一樣滲透進人心,毒害各種關係;謙恭是治療焦慮和心煩意亂的解藥,焦慮和心煩意亂導致我們只顧自己,對他人關起心門。我們日常生活的這些『疾病』使我們變得暴躁,無法說出『請』或者『對不起』,甚至光是連個『謝謝』都難以啟齒。」

儘管如此,這世界上還有許多謙恭的人。他們懂得放下自己的擔憂,關心他人。為此,教宗呼籲說:「親愛的弟兄姊妹,我認為,恢復謙恭這個人品美德和公民品德,能為改善家庭、團體和城市的生活帶來不小的幫助。因此,展望羅馬城新的一年,我願意祝福我們所有居民陶冶謙恭這項美德。經驗告訴我們,如果謙恭變成一種生活風格,它就能營造出健康的和睦共處,就能使得社會關係充滿人情味,化解暴躁和冷漠。」

在講道的結尾,教宗回到聖母瑪利亞「神聖的母性」上,說:「讓我們停下來默觀並默想,因為救恩奧秘的精華即在於此。」在聖母神聖的母性中,「有一條增進世界人情味的道路」。

在當天的晚禱中,參禮者同聲懇求上主「將祂的平安賜給所有的人」,並且祈求天主接納本篤十六世進入天國。晚禱結束後,教宗方濟各坐著輪椅離開聖伯多祿大殿,來到聖伯多祿廣場上的聖誕馬槽前靜默片刻,默觀微笑的耶穌聖嬰。眾多信友早已在廣場上等候教宗。夜幕低沉、廣場昏暗,但聖誕馬槽和聖誕樹的光熠熠閃亮。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2023 January 01,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