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四旬期文告:世界在衝突中摸索,但友愛在許多園地得勝
(梵蒂岡新聞網)“共同反思生活的方式”,讓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避免在我們心中殘留“對受奴役的莫名懷念”。這是教宗方濟各在今年四旬期文告中表達的思想。這份文告於2月1日發表,主題為“穿越沙漠,天主引領我們走向自由”。正如以色列人在梅瑟的引領下在沙漠中留戀埃及的時日那樣,“今日的天主子民內心”也處在受壓制的羈絆中。
四旬期是恩寵的時期
教宗提到,奴役在我們身上延續的一個標記乃是普遍缺乏希望,因“沒有一塊共同走向的應許之地”而漂泊不定。四旬期提供我們一個開始走向自由旅程的時機,“是恩寵的時期”,正如歐瑟亞先知所說的那樣,在這個時期,荒野成為初愛之地(參閱歐二16-17)。“天主教訓祂的子民,讓他們脫離奴役,經歷從死亡走向生活的過程”。
環顧現實
善度四旬期當走出的第一步,乃是要“環顧現實”。正如天主告訴梅瑟的那樣:“我看見我的百姓所受的痛苦,聽見他們的哀號” (參閱:出三7-8)。教宗指出,“今天,許多受壓迫的弟兄姐妹的哀號也達至天庭。我們要詢問自己:我們也聽到了嗎?”如果我們向冷漠低頭,我們就必須承認“今天我們仍在法老的控制下”。
“這是一種使我們衰竭和麻木的控制。是一種讓我們分裂及奪取我們未來的成長模式。地球、空氣和水被它汙染,人的心靈也被它腐蝕。雖然我們獲自由的行程藉著聖洗已經開始,但在我們心中仍有一種對受奴役的莫名懷念。就好似迷戀於已知事物的安全感,而不顧自由受到損害。”
控制削減夢想的能力
教宗指出,這種控制甚至熄滅了我們對所生活世界進行改變的渴望。當今世界缺乏希望,這必須予以譴責,這是“夢想的障礙”。
“這與以色列人的情況相似,他們在曠野中因懷念受奴役的時日而停頓,這種懷念阻止他們前行。出走是能停下來的: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什麼人類已經達到普世友愛的門檻,科學、技術、文化和法律的發展能確保所有人的尊嚴,他們在不平等和衝突的黑暗中摸索。”
如果這是現實,但能肯定的是,“天主從未厭倦我們”,祂仍願意引領我們邁向自由。教宗強調,“與法老不同的是,天主不要臣民,而要子女”。四旬期是“皈依的時期、獲自由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每個人決定不再做奴隸的意願得以成熟。
權力、金錢和自我的偶像使人停頓
另一個使我們停頓不前的障礙是偶像,它就如法老的聲音在我們當中散布,誘使我們追求一種以“掌握全部權力、受到公認,以及擁有最好的一切”為基礎的生活。
“這是一條老路。我們會如此依戀金錢、某些項目、想法、目標、地位、傳統,甚至一些人。這些非但不能幫助我們前行,反而會使我們停頓不前。它們非但不使我們相遇,而且使我們彼此對立。然而,還有一種新人類,那就是弱小和謙卑的子民,他們不屈服於謊言的誘惑。”
在天主和弟兄前停下
教宗在文告中繼續寫道,四旬期要求我們停下來:在天主面前停下來祈禱,像撒瑪黎雅人那樣,在受傷的弟兄面前停下來。祈禱、哀矜和守齋是四旬期邀請我們“開放和空虛自己”的三種形式。在天主面前,我們重新發現彼此是兄弟姐妹,“我們不再是威脅和敵人,而是旅途的同伴。這是天主的夢想,也是我們一旦擺脫奴役後,所要前往的應許之地”。
一起重新思考生活方式
談到教會所處的同道偕行進程,教宗表示,四旬期提醒我們這也是“共同作決定的時期”,透過大大小小的選擇來影響我們所居住的環境。“購物習慣、照料受造界、接納看不見或被輕視的人。我邀請每一個基督徒團體都能這樣做:給自己的信徒提供重新思考生活方式的時刻;花費時間來檢驗自己在當地的臨在,以及為使該地區變得更加美好所作的貢獻”。
為給人類帶來希望去尋找及冒險
最後,教宗交給各基督徒團體一項重大任務,就是透過四旬期皈依的時刻,幫助迷失方向的人類看到“呈現的一種新希望”。教宗表示:“我想對你們說,就如我去年夏天在里斯本會見青年時所說的:'你們要尋找和冒險,尋找和冒險。在這個歷史緊要關頭,挑戰是巨大的,是痛苦的呻吟。我們看到的是斷斷續續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是,我們要接納思考的風險,知道我們並非處在瀕死的狀態,而是在分娩中;不是終結,而是一個隆重表演的開始。”
鏈接網址:www.vatican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