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法語魯汶大學叮囑學生:學習是為了造福人群

教宗方濟各前往比利時法語魯汶天主教大學與大學生相聚,鼓勵他們省思自己「如何讀書,為什麼讀書,以及為誰而讀書?」教宗談到基督徒與生態的關係,強調我們對受造界負有責任,但我們不是主人。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9月28日在比利時牧靈訪問的另一項重要公開活動,是在法語魯汶天主教大學會見大學生。這所享譽國際的高等學府將於明年慶祝創校600週年,在這承先啟後的時刻,教宗聆聽了大學生的省思,並為他們的求學之路提出一些建議。

爵士樂版的《願祢受讚頌》

教宗與大學生的聚會在爵士樂聲中展開。魯汶大學樂團在大禮堂舞台上演出改編自《萬物讚主頌》的爵士樂曲,一名女大學生深情詠唱:「願祢受讚頌。」

教宗抵達大學校園後,先是在貴賓簿上簽名留言,然後進入禮堂,在場眾人以將近四分鐘的熱烈掌聲歡迎了他。

校長史密斯(Françoise Smets)女士發表了歡迎致詞,運用兩段視頻來呈現該校的歷史里程碑,以及在當前的氣候變化下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大學生的信

接著,幾名大學生分享了他們的省思並呈交給教宗一封信。他們關切的議題包括:對環境的責任、大學在提高意識和促進改變方面的角色,以及為了應對當前的環境與社會危機,採取新的文化與靈性態度的必要性。

這封信是多名教授、年輕研究人員和大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晶。他們一起舉行了聚會,討論關於照料我們共同家園的《願祢受讚頌》通諭。

望德絕不叫人蒙羞

在講話中,教宗方濟各由衷感謝學生們分享了他們對未來的關切,讚許他們渴望正義、尋求真理的「熱情與希望」。

教宗對他們在信中提出的諸多議題表示認同,包括戰爭、在全球南方對資源和民眾的恣意開發和任意剝削,以及歐洲在過去將殖民統治其他民族合理化方面,教會負有的責任。

教宗譴責以任何手段濫用宗教來達到征服的目的,稱之為扭曲天主肖像的瀆神舉動。面對這些惡事,教宗鼓勵大學生繼續懷有希望,因為「望德絕不叫人蒙羞」。

萬物是天主所賜,我們不是主人

這封信函的核心是基督徒與生態的關係。為此,教宗強調了三個應當培養的態度。首先,我們必須感謝天主創造了天地萬物。祂將受造界託付給人類,祂「沒有要我們做主人,而是要我們做客人和塵世的朝聖者」。

第二個態度是使命感:我們有責任保護受造界,耕耘大地,把它傳給後代子孫。教宗惋惜地指出,由於強大的經濟利益占上風,對生態的關懷居於劣勢,這情況持續妨礙環境受到保護。

第三種態度則是對天主和世人的忠信。教宗敦促眾人推進整體發展,尊重人類生活的身體、道德、文化和社會幅度,「反對各種形式的壓迫和排拒他人」的態度。教宗指出,教會尤其致力於「每一個成員的皈依,以及促進正義、尋求真理」。

大學生應走的求學之路

此外,面對在場的大學生,教宗為他們的求學之路指點迷津,請他們從三個方面進行反思,即:如何讀書,為什麼讀書,以及為誰而讀書?

談到「如何讀書」,教宗強調,這不光是研究方法,如每個學科那樣,更是一種風格。雖然「每個人都能培養自己的讀書風格,但在大學團體內也能共同分享一種風格:大家一起學習」。我們可以得益於求學之路上的前輩,例如老師和學長,並且與教室裡的同窗一起學習。「學生與教授之間沒有戰爭,只有對話。對話有時稍微激烈一點,但是有對話,而且對話能使大學團體成長」。

其次是「為什麼讀書」。教宗提醒,「學習的動機應當是良好的,因為學習的意義、我們人生的方向取決於此。有時候,我讀書是為了找到某種工作,但我後來只為了它的功能而活。我們變成『貨品』」。「生活不是為了工作,工作是為了生活。」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為此,教宗敦促大學生們「學會言行合一」。

至於「為誰而讀書」,教宗指出,「我們讀書是為了有能力教導並服事他人。大學文憑證明一種為公共福祉效勞的能力」。換句話說:「我讀書是為了我自己,為了工作,為了做個有用的人,為了共同的福祉。這必須非常平衡。」

教宗放下講稿,語重心長地說:「我向你們坦白,我很難過地看到世界上有些大學只為培養學生去賺錢或去掌權。這過於自私自利,沒有團體。大學應幫助我們建立社會、增進友愛。」

教宗最後為這次聚會表示感謝,並且說:「我衷心祝福你們,祝福你們的培育道路。」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訂閱電郵新聞:http://www.vaticannews.cn/zh/newsletter-registration.html

2024 September 29, 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