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座將臨期默想 聖座將臨期默想  (VATICAN MEDIA Divisione Foto)

聖座將臨期第二場默想:重新找到對天主和對他人的信賴

教宗府講道神師在保祿六世大廳進行了迎接耶穌聖誕的第二場默想:“信任之門”。神父舉出信賴的3個範例:猶大國王阿哈次、無名的羅馬百夫長和大聖若瑟。

(梵蒂岡新聞網)在一個集體趨向於自私的時代,還能談信任嗎?在生命的艱難時刻,我們害怕失去某些極為重要的東西,這樣還能相信某些事或某些人嗎?這些是教宗府講道神師帕索里尼(Roberto Pasolini)神父在將臨期第二場默想中,向教宗及其羅馬聖座的合作者們提出的兩個核心問題。這場默想於 12 月 13 日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舉行。三場默想的總主題為“希望的門:經由基督誕生的預言走向聖年的開啟”。

信任,人際關係的根本

在12月6日將臨期第一場默想中探討了“驚訝的門”之後,帕索里尼神父邀請在場的人跨越“信任之門”。神父強調,信任不是天真的樂觀,而是一種勇敢的選擇,源自於對現實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即使在艱難時刻也能保持希望。

猶大的阿哈次王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帕索里尼神父以三個人物為例:猶大國王阿哈次、無名的羅馬百夫長和大聖若瑟。阿哈次王在敘利亞—厄弗辣因的戰爭中,不信賴上主,不但沒有按照依撒意亞先知的指示,堅守耶路撒冷,反而與亞述結盟,最終成為亞述的附庸。阿哈次實際上不相信天主上智的安排,但儘管如此,天主並沒有將目光從他身上移開。相反地,在阿哈次王氣餒的時刻,上主對他說了有關厄瑪奴耳的預言:“有位貞女要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厄瑪奴耳”(依七14)。

天主的注視讓我們啟程行走

帕索里尼神父說道,在我們處在考驗和沮喪的時刻,正是天主的注視讓我們走出困境並重新上路。“天主尊重我們的自由,當我們運用自由成為與祂相似的人時,祂會高興。即使我們選擇自我封閉、自私自利,祂也尊重這個自由。然而,如果我們避開祂的目光,天主也不將祂的目光從我們身上移開。祂繼續認定我們是祂所愛的子女,相信我們能夠重返祂的身邊並回歸我們自己”。

羅馬百夫長

帕索里尼神父例舉的第二個人物是《路加福音》中描述的羅馬軍隊的一個百夫長:儘管他是異教徒,但他決意信賴耶穌,請耶穌醫治生病的僕人。百夫長關心他人的生命和需求,也儘量不給救主增添麻煩,避免讓祂進入自己的家門,因為他知道像耶穌這樣守法的猶太人若進入異教徒的家,會受到玷汙。(參閱:路七6-7)

事實上,他對耶穌說了一句“美妙的話”,這話日後被納入基督信仰的禮儀中:“主,我當不起祢到我心裡來,只要祢一句話,我的靈魂就會痊癒。”教宗府講道神師解釋說,這句話表達了對主耶穌的極大信任,相信耶穌是天主救恩的聖言。

信賴天主與關懷近人

此外,還需要強調羅馬百夫長的另一個方面,就是信賴天主與關懷近人是“分不開的”或是對稱的。“只有相信在我們所處的關係中秉持信賴和謙恭從來都不是多餘的,我們對天主的信賴才是真實的”。這不單是要顯示些許的熱情,而且“總要找出時間和方式,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跟隨那從不讓我們感到窘迫的上主,“甚至在我們有了罪過時也如此”,因為“是愛走近他人,是光永遠照耀,在黑暗中也如此”。

帕索里尼神父重申,作為基督徒意味著要擴展並增加我們的人性與愛心,否則我們就會欺騙自己,認為“我們躲在天主的庇蔭下”,就可對天主、近人,以及我們自己“少一些信任”。

大聖若瑟,信賴的圖像

關於大聖若瑟,這位加布遣會士稱他為“信賴的圖像”,因為他願意“給自己重新定位,不以自身為起點,而是酌情而定”。在一個女性隨從男性的社會中,若瑟被稱為“瑪利亞的丈夫”(瑪一16),這絕非偶然。雖然他對瑪利亞的懷孕感到困惑不解,但他沒有憤怒,也沒有逃避,而是留下來,留在弱者,即童貞女和嬰孩的身邊。

帕索里尼神父重申,若瑟沒有要求也沒有為自己討回公道,而是調整自己以適應所處的狀況。他拒絕各種被動或放棄的態度,因此是“勇敢主角”的典範。

愛的超越

在信賴上主的同時,耶穌的養父直覺到一件重要的事:需要比他想像的要愛得更多。帕索里尼神父強調,這個教導也適用於我們:當我們處於複雜的情況時,就會陷於恐慌或憤怒,不會停下來思考,只會試圖逃避問題。我們害怕“面對現實,因為我們不願意認識到,需要更多的關心他人的生活”。

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天主的光也在照耀

然而,“真正的正義行為絕不在於解決令我們煩惱或不爽的事,而在於嘗試改變自己,根據我們身邊人的需求或困難來重新調整我們的期望”。因此,如同大聖若瑟那樣,在我們生命最關鍵、最黑暗的過程中,當我們似乎要失去一些極為重要的事物時,天主總是會開啟一道光,激發我們的創造力,教導我們不要放棄夢想,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實現這些夢想。

戒除自私自利

大聖若瑟的另一個美德,就是接納別人的現實情況,保持貞潔,不僅是狹義上身體的貞潔,也有更廣的意義,如戒除自私自利、“在與他人保持關係時,尊重他人的節奏和時間”,以及“彼此照顧和關懷”。帕索里尼神父說,“在這個更關注我們自己的時代,避免無用及犧牲我們人性的有害行為”,集體的風險可能就是墮入自私自利,將他人置於次要地位。這便解釋,為什麼這麼多愛和奉獻生活的道路就這樣輕易中斷了。

教宗府講道神師最後總結道,在這將臨期,我們要跨越眾先知、羅馬百夫長和大聖若瑟所指定的“信任之門”,因為唯有將我們的目光投向天主,重新找到對祂、對我們自己,以及對他人的信任,我們才會“看到周遭的美好”,並“接納現實,即使是不盡人意、幾乎令人抗拒的現實,也要嘗試不討回公道,而是調整我們的心”,明瞭這個現實能成為“幸福的場所,因為這是上主選擇與我們永遠同在的地方”。

鏈接網址:www.vaticannews.cn

訂閱電郵新聞:http://www.vaticannews.cn/zh/newsletter-registration.html

2024 December 13, 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