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Cookie Policy
The portal Vatican News uses technical or similar cookies to make navigation easier and guarantee the use of the services. Furthermore, technical and analysis cookies from third parties may be used.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click here. By closing this banner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cookies.
I AGREE
拉丁文晨禱
節目表 播客

教宗公開接見:節制的美德平衡有度、帶來幸福

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省思了節德:它與福音中渺小及溫和的態度完美結合。節德非但不使人生灰暗,反倒帶來喜樂。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4月17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省思了節制的美德。教宗從古人思想和《天主教教理》出發,指出對古代希臘人來說,「鍛鍊美德是為了得到幸福」;節德不會使人生變得灰暗、缺乏喜樂。

自制力和節制有度

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認為,節德的意義在於「控制自己的能力」。教宗表示,「因此,這個美德是自制力、一門不被強烈的反抗情緒所左右的藝術」。就《天主教教理》而言:「節德確保抑制對本能的自主能力,使人的慾望維持在合乎正理的範圍之內。」(1809條)

教宗進一步解釋道:「所以,節德正如意大利諺語說的,是個節制有度的美德。在任何情況下,它都伴隨著智慧,因為一個老是做事衝動又激動的人,終究是不可靠的。在很多人沾沾自喜於直言不諱的世界裡,有節德的人則是寧可斟酌他的話語。你們知道差別在哪裡嗎?不要脫口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要反覆思索自己該說的話。」

給衝動和話語踩剎車

面對生活的種種樂趣,節德教導我們如何謹慎行事。教宗指出,「驅動力的自由奔馳,以及對所有樂趣的全面許可,最終會在我們身上適得其反,讓我們感到無聊」。

再者,有節德的人懂得在人際互動中拿捏話語的分寸。「他不會讓憤怒時刻毀掉關係和友誼,這只會造成日後難以修復。尤其在家庭生活中,克制能力一旦下降,我們大家恐怕會無法給張力、刺激和憤怒踩剎車。說話有時,沉默有時,但二者都需要節制有度。」

必要時,本著理解和同情予以斥責

此外,教宗指出,控制怒火並不代表永遠都和顏悅色,有時也需要義憤填膺,或者語帶斥責。

「有節德的人明白,最不愉快的事莫過於糾正他人,但是在必要時他也懂得這麼做:否則,就會給罪惡騰出一片自由空間。在特定情況下,有節德的人會兼顧極端:他一方面肯定絕對的原則,堅守不可妥協的價值,但另一方面他也會理解人們,表現出對他們的同情心。」

節德帶來平衡

在一個傾向於凡事衝過頭的世界,操練節德的人取得平衡,活出與福音風格相近的價值觀,例如:渺小、謹慎及溫和。

「他很敏銳,懂得哭泣,不為此感到羞愧,但他不會哭到不能自已。他若是被打敗,會重新站起來;他要是勝利,懂得回到平時不為人知的生活。他不尋求掌聲,但他知道自己需要別人。節德並不使人生變得灰暗、缺乏喜樂。相反地,它讓人能更好地品嚐生命的美好。」

教宗最後邀請眾人祈求上主賜給我們節德。那是「成熟的恩典:年齡的成熟、情感的成熟和社交的成熟」。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訂閱電郵新聞:http://www.vaticannews.cn/zh/newsletter-registration.html

2024 Apr 17, 13:32

最新的接見活動

閱讀全部 >
Prev
February 2025
SuMoTuWeThFrSa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Next
March 2025
SuMoTuWeThFrSa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