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塔拉梅薩樞機四旬期講道 坎塔拉梅薩樞機四旬期講道  (Vatican Media)

聖座四旬期第三場講道:教會牧人也是“受傷的療癒者”

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樞機在保祿六世大廳進行了第三場四旬期講道,教宗和聖座首長在場聆聽。樞機表示,受傷的基督徒也蒙召醫治其他人的痛苦。

(梵蒂岡新聞網)今日社會一個最明顯的現象就是“大眾化”。報紙、電視、網絡這些自稱的“大眾傳播媒體不僅向大眾傳遞消息,也培育他們,使他們大眾化”。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樞機在3月8日的第三場四旬期講道中如此表示。教宗方濟各和其他聖座首長在場聆聽了講道。

樞機繼續省思《若望福音》記述的耶穌表明的“我是”,這一次講解了“我是善牧”(十11)這句話。樞機先提到當前社會的一種現象,就是我們不知不覺地“被各種操縱和看不見的力量牽著鼻子走”。那些“幸福和行為的模式、進步的理想和目標”一經提出,“人們就會跟風”。

的確,我們吃的是“人們告訴我們的,穿的是時裝所流行的,說的是我們所聽到的話”。此外,“當我們看到一部快速節奏的影片、人們像木偶那樣跳躍移動時,我們感到好笑,但如果我們認真地審視自己,這也是我們自己的圖像”。

在這個背景下,坎塔拉梅薩樞機進入講道的主題“善牧”。他首先解釋“羊和羊群”的圖像,指出為了解耶穌自稱善牧,以及“稱我們為祂的眾羊,就需要重溫聖經的歷史”。以色列人最初是“一個遊牧民族”,在這個社會中“發展出牧人與羊群幾乎是一種個人的關係”。

從遊牧狀態過渡到安穩狀態後,牧人的頭銜就被擴展開來,在人世間代替天主發言的人也稱作牧人,如國王、司祭,以及一般的頭目。不過,在這種情況下,牧人的標記不再只是保護和提供安全,也有剝削和壓迫的圖像。在善牧的圖像一旁,也出現了壞牧人的圖像,

坎塔拉梅薩樞機繼續解釋,在耶穌稱自己是善牧的表述中有兩個角色:牧人和羊群,即將每隻羊集合成一個群體。心理學家榮格(Carlo Gustavo Jung)稱精神病科醫生為“受傷的療癒者”(A wounded healer)。

樞機表示,這個理論的意涵在於,需要曉得“自己的心理創傷,好能醫治別人的創傷,而曉得別人的創傷也有助於治癒自己的創傷”。榮格的這個理論也適用於精神上的創傷。教會的牧人本身也是一個“受傷的療癒者”,必須幫助他人痊癒。

那麼,哪些是我們必須接受醫治,好能醫治他人的主要疾病呢?《聖經》中向羊群灌輸的思想乃是“不要害怕”。樞機指出,恐懼是“黑暗的邪惡”,它有“這麼大的力量能奪去人們活著的喜樂”。恐懼是“我們存在的情況”,“從童年到死亡一直在陪伴著我們”。

樞機說,我們會恐懼明天、恐懼世界和強權,如“那殺害肉身的人”(瑪十28)。但耶穌對這每一個恐懼都要我們“不要害怕!”這不是“空洞無力的話語,而是極有效的話語,幾乎是聖事性的”。不過,我們且不談焦慮這樣的情緒,只談一般及所熟悉的恐懼。

在這層意義上,“恐懼是對我們受到威脅的反應,是對真實或假定的危險的反應”,如死亡、寧靜的生活、人身安全或情感世界受到的威脅。因此,恐懼是我們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的表現。危險有客觀及真實存在的,也有想象出來的,有合理的恐懼,也有不合理的恐懼。

令我們感到最大的欣慰是,耶穌“將我們的恐懼承擔在自己身上”。祂多次勉勵自己的門徒“不要害怕”,之後祂又“做了另一件事”: “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 (若十11)。不錯,《聖經》記載的其他牧人認識自己的羊,引領、牧放及保護他們,但沒有為他們捨掉自己的性命。耶穌這樣承諾,也這樣做了。

然而,“我們並不總是有能力使自己擺脫恐懼和痛苦”。但我們能使他們或幫助他們擺脫恐懼和痛苦。因此,我們應設法給別人帶來安慰,讓他們在心中感受到:“你們是對我做的!”(瑪廿五40)。樞機最後總結道,“我們無論是牧人還是普通信徒,也應成為‘受傷的療癒者’,幫助他人痊癒的可憐病人”。

鏈接網址:www.vaticannews.cn

訂閱電郵新聞:http://www.vaticannews.cn/zh/newsletter-registration.html

2024 March 09, 14:32